tk故事吧【视频】武式太极拳宗师郝为真玄孙郝平顺先生演练的太极拳视频-传统武式太极拳

    【视频】武式太极拳宗师郝为真玄孙郝平顺先生演练的太极拳视频-传统武式太极拳

    作者/ 郝平顺 编辑/王程
    导读
    郝平顺,郝为真先生玄孙,郝长春胞侄。郝门第五代优秀传人。


    郝为真名和,永年县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于1920年农历十一月金申英,享年七十有二。父讳永安,因家道中落,为真先生废学经商,以养双亲,业余读书习武。先习红拳,后从邑绅李亦畬先生习太极拳。为真为人敦厚强毅,容貌温伟,出言高朗,力倍常人。从亦畬公习拳奉事敬谨,尊师重教,努力不怠。亦畬公喜其诚笃,授以真诀,自此发悟,日月有获死囚漫步,二十年如一日,终获薪传,能置椅于丈外,投人安坐其上,屡试不爽。又能手摄壮士,使其如处舟中,俯仰不能自主。为真先生喜观剧,某次戏台下人群沸腾,一邻童被挤,涕泣号呼,乃排众人,置邻童于己身前,环两臂护之,观众虽激涌如潮,为真先生宛如中流砥柱,屹立不动,俟曲终人散,顾视足下,所立处砖俱为踏断。亦畬公晚年罕与人谈拳,有来访者,辄命为真先生代其酬应。先生秉制人而不伤人之旨,谦逊和蔼,无凌人气,负者多感其德而服其技。武禹襄、李亦畬所作拳论,言简而意赅,所创拳势外简而内涵富,人多不知其底蕴,独为真能穷其窍要。走架打手以虚灵为体,因循为用。其功在动以习静,而静不挠于动;静以处动,而动不离平静。其法始于守中,中于行气,归于凝神致虚,故造诣精纯,独领风骚,为亦畬公门下第一人,学太极拳者“无士农无远近,咸师事焉,以故桃李满门”(引文见《郝为真先生行略》)。由武禹襄开创,李亦畬承袭的武派太极拳乃公诸于世,广为传播,衍为一派,流传弗替。
    郝氏弟子众多,因年代久远,李冠廷多不可考。弘扬武派太极著名者,永年有李福荫(字集五、李启轩先生之孙)、张振宗(字玉轩)、韩文明(字钦贤,1885~1958)、范念祖(字述圃)等;邢台有李圣端(名斌,1888~1948)、李香远(名景清,1889~1961)郝中天(名景云,1891~1962)、王彭年(字延久,1880~1955)、申武魁等;任县有王其和、刘东汉等;清河有闫志高(1882~1961),其次子文桂、三子文田均能绍述家学,通达渊微。李逊之先生(亦畬公之次子)亦曾随为真先生研习推手技艺。
    郝先生传艺于清末民初,所传拳势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步伐灵敏,开合有致,阴阳相济,六合对衬,世人名曰“活步开合太极拳”,或称“郝架”,以别于同郡杨家所传拳势。有不少同志常就武派太极拳的拳势变化以及“开合太极”为武禹襄所传,还是郝氏新创等问题问我。现在藉介绍郝为真先生之机,略作解释马鬃蛇。要知虚实开合是武派太极拳的拳法核心,其理法源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及《十三势歌》“屈伸开合听自由”。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中进而强调“每一动……不外起承转合”。李亦畬先生对开合讲得更多,更具体,使开合技法与意、气、神的结合,取得重大突破,使太极拳的修炼方法有了质的变化。这些拳理不仅膏馥了众多太极拳家,也影响了其它拳术现代逍遥少爷。
    议论最多的是武派太极拳传统拳势懒扎衣、白鹤亮翅、搂膝拗步、倒撵猴、玉女穿梭等势都以“合手”结束,有人说这是武氏旧传,有人说此乃郝氏新增。孰是孰非,除了上面列举王、武、李三家有关开合理论可以说明外,再看李亦畬先生对此是如何说的。他在《十三势歌》中讲“按”?的练习方法时说:“按中要带合,先下后回折,上转再前按,丈外把敌挫。这段话把以“按”为核心的合手技法窍要以及练习形式讲得十分具体。李亦畬是郝为真的业师,据此,可知这种开合手法(拳势)是武氏旧传,并非郝氏新增。
    武派太极拳前辈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对象的教学中昆明典雅阁,根据客观情况侠义水浒传,将某些拳势略做变化是完全可能的笑面推销员。例如郝为真先生早期教的弟子大多是单独教练,可以根据求学者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晚年他到永年中学执教,是集体上课,教法当然不能不有所变化,所授拳势有所损益也是必然的。我曾目睹几位前辈课徒所授拳势也不尽相同,如第一个白鹤亮翅后,应接演“左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左),迎面掌(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右),迎面掌(右),左搂膝拗步。”这一组拳势是有左就有右,互相对衬,符合王、武、李三家拳理。然而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就把左迎面掌以后三个拳势减去,接演搬揽捶了。又如懒扎衣、白鹤亮翅、搂膝拗步、倒撵猴、玉女穿梭等拳势的合手,有的人为了省事也有删去的。过去练习太极拳的多为青少年,故早期的武派太极拳有不少较为难练的拳势,如“跌步打捶”、“翻身二起”、“退步伏虎”、“蹬脚上步搬揽捶”、“单鞭下势”、“转身摆连腿”、“海底捞月”等,后来为了适应成年人练习,有的被简略,有的化难为易了。再加上师资不同,学者个人修炼水平不同等原因,致使目前武派太极拳少数拳势各地练法有所不同,是不足为怪的,不必强为轩轾。要知任何一位有才能的太极拳家都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自己所习拳技日臻完美。问题是所习是否符合王、武、李、郝四家传世的拳理功法。修炼武派太极拳者应知所习是武派太极拳,不是某一拳师之太极拳,要取法乎上宫妃清丹,应以王、武、李、郝拳法为宗,如把与王、武、李、郝拳理功法大相径庭之作吹嘘为“真传”、“秘传”、“祖传”,就有哗众取宠之意,而无实事求是之心了。认真继承先贤锐意求精的卓越精神和求实学风,学有本源,不失规矩,淡泊名利,严以律己,顺应时代,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使武派太极拳不断丰富,不断提高,永葆青春活力,这倒是各地武派太极拳传人应当严肃对待之事,也是研究者应当予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郝为真先生有四子,原配苏氏生文勤、文桂,继室王氏生文田、文兴。其中以郝文桂先生拳艺最精。

    文桂字月如(1877~1935),自幼随父学拳,后从师祖李亦畬先生读书,得以观摩李公走架打手,聆听李公讲述拳理拳法,耳濡目染,获益良多,又经多年辛勤研习,终成一代名家。
    1920年郝为真先生谢世后,永年中学继聘月如先生为太极拳教员。1928年永年县县长许之洲倡议组建“永年国术馆”,芦海帆初任馆长,不久改任郝月如先生为馆长。韩钦贤、李福荫、李集峰、张安国、陈秀峰(原系杨班侯之弟子,后列入郝为真门下)等先生担任教员,学员多达80余人,为桑梓培养了一大批太极拳人士,后来在当地有些名气的拳师,大多出自这批学员之中。研究永年太极拳史者不应忽略这一史实,不应把以郝月如先生为首的这几位“园丁”的辛勤培育之功置之度外。近些年少数人受名利金钱影响,对自己业师、恩师培育之恩绝口不提,而大搞“名人”效应,藉以抬高身价之举,实足见其肤浅。
    1929年经同门李香远先生介绍,郝月如先生应聘去南京最高法院等部门教授太极拳。永年国术馆改任韩钦贤先生为馆长,直至“七七事变”,被迫解散,韩先生也避地邯郸,离开故乡。
    月如先生在南京以及镇江等地授拳,先后从学者有三百余人。因月如课徒亟严,学生习拳必须明规矩,守规矩,进而脱规矩合规矩,人多不耐久习,中途辍学,惟张士一、徐震、冯卓、吴知深等人深知其技,叹为绝伦,从之最久。其中张士一襄助郝师弘扬郝派太极拳(当时南京等地人士习称月如先生所授拳势为郝派太极拳),其功甚伟,这里做些介绍。张先生原系清末秀才,曾在国外留学,归国后在上海南洋公学等学校教授英文。他非常重视体育,先从杨澄甫先生习拳范小萱,后于苏州结识河北邢台李香远先生(郝为真之入室弟子),深为敬服,遂从李先生习开合架。


    少如先生的堂弟郝振铎先生(1909~1973),幼年跟伯父郝月如学拳,解放后在天津人民银行工作,五六十年代曾在天津黄家花园等地教授武派太极拳,弟子有牛锁臣、刘礼堂、么家祯、王家骏、王汇川等数十人。1961年曾油印出版《郝为真氏开合太极拳术》。郝先生去世后,弟子么家祯、王家骏等人继续在津门传授武派太极拳。

    郝门第四代传人郝长春、字向荣(1911~1980),是郝为真先生的长子郝文勤之孙,父名德臣。长春自幼随叔祖父郝月如先生习拳,后来又跟随叔祖父月如、堂叔少如到南京、上海等地教拳。1931年“9·18事变”后,我国各界爱国人士莫不为之义愤填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奔走呼号谋求救亡图存之策。李亦畬公之长孙李槐荫先生当时充任山西省太原县警察局长,与弟棠荫(字化南、中共党员,《山西晚报》记者)顺应时代之需求,积极联络各界人士于1932年在太原组建“山西省国术促进会”。省民政厅厅长邱仰竣,省参议会议长马立伯二人为名誉会长,李槐荫为会长血战丛林,李棠荫为副会长,聘请郝长春先生来并任秘书长,负责教授武派太极拳及文秘工作(因月如、少如父子无暇北上,故聘请郝长春)。
    因当时学太极拳的人较多,亟需充实师资力量,郝长春卸命回籍聘请邢台李香远,永年张振宗、韩钦贤、李召荫、张旗等先生莅晋教拳。其中李香远、张振宗、韩钦贤都是郝为真先生的弟子;李召荫是李启轩宗师之孙tk故事吧,李槐荫之堂兄。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山西省国术促进会颇具规模,影响很大。
    解放后,郝长春在永年师范学校任总务主任,校长郑炎为人开明,喜爱太极拳,请郝长春教授学生太极拳。李槐荫先生之子李光藩当时在该校读书,亦随郝先生学拳。郝长春还邀请张振宗先生于星期六晚上来校教人推手。张振宗是郝为真老先生的入室弟子,走架推手均属上乘。参加研习者有姚继祖、魏沛霖、李光藩等人。(参阅李光藩写的《风雨沧桑话太极》)
    随郝长春先生学拳的还有刘荣、王长海、李玉中以及长子郝顺兴,次子郝顺昌,三子郝顺友等人。到“文革”时,郝长春被迫下放劳动,不再教拳。“文革”后,郝长春先生到永年二中工作,向他学习太极拳的有胞侄郝平顺等人。1980年郝长春先生去世,传其艺者有郝平顺等。
    郝氏四代在弘扬和发展武派太极拳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现今郝平顺正值盛年,如能奋发图强,克承家学,不难成为郝门第五代之优秀传人。
    END
    欢迎关注

    微博:@邯郸学院传统武式太极拳协会
    wushitaiji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