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p.com【视频】民族服饰也能玩时尚,这个创意服饰展刷新你的认知-国家民委

    【视频】民族服饰也能玩时尚,这个创意服饰展刷新你的认知-国家民委


    2月7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制作、北京中华世纪坛“2018传统文化季”推出的民族服饰创意展览——《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开展。
    这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展览。展览以“时间”“空间”“工艺”“交错”四个模块化单元,展示150余套(件)精品民族服饰、各民族制作服饰的原料器具。这些展品通过装置艺术呈现出来,在策展人精心建构的场景中,重新获得了生命,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

    作为民族类博物馆实现创新性展示的一个起点,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表示,创新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不懈的追求宗旨。未来,他们还将探索更多民族类博物馆创新展示的路径,让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大花园增添更多靓丽色彩,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大力量。


    民族服饰与装置艺术结合,mop.com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走进《传统@现代》展厅,立刻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随处可见的白色帷幔,不仅制造出来的软隔离效果,而且让整个展场充满了唯美、浪漫的氛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侯春燕甚至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到底是一个民族服饰展览,还是一个现代艺术展?”

    “过去民族服饰展一般是平面展示,这次采用了装置艺术形式。现在是读图时代,很多“90”后、“00”后更爱看图、看动画,不愿意细读展览中的文字。我们这个展览,就是通过装置直接传达意思,让不同口味的观众从艺术的角度、专业的角度、学术的角度,黄慧颐获得不同的感受王冰洋。”执行策展人罗攀说。

    在“时间”单元“缝制·时间”装置中,时间成为可感知的具体物象。24条悬挂的颜色由浅入深的染布,分别在二十四节气当天浸入相同的蓝靛中,却因气候、温度不同而形成了随时节由冷渐暖而发生的颜色渐变。
    “工艺”单元,一件被拆解的民族服装,还原了其织、染、绣、缝制的全过程。一针一线,捻纱成线,织布成衣,每一件民族服饰都是用最简单的器材、最朴素的原材料家有九凤,却能完成最繁复的工序。这一切不仅需要时间圣女天团,也需要普通人对衣服的尊重、对自己的重视,体现了一种平凡人的匠心。

    “空间”单元的设计运用了人类学的观念,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致敬。空间分为“形式”“地方”和“世界”,所有英文标题都对应了德国空间哲学大师亨利·列斐伏尔的概念。“忆境”装置将不同民族的服饰由薄到厚排成一列,下方是由木板堆积形成的山峦、平地形象,体现了民族服饰与地形地貌、纬度之间的关系。
    “忆境”( making place)这个概念取自于英国人类学家王斯福,他曾以此为名撰写过一本专著,提出了“制造地方感”的概念。“服饰是一个软性的空间,是家乡印记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唤起在他乡的人的一种故乡感方国辉。”罗攀说。

    “交错”单元是一个互动单元,模特儿上身穿着博物馆展览的文物,下身穿着从大街上买来的时尚裙装,二者浑然天成,毫无违和感。这个单元让观众直接看见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与交融,由此呈现出传统在当代生活中所潜藏的种种神奇可能,传达了该展的重要观点:传统是一个无可回避的出发点。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原副馆长杨源看完展览后,赞叹说:“这个展览体现了民族服饰文化的经典,以及当代时尚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可能性。每件展品都是传统经典,能够为当代设计师提供设计元素和灵感。”




    这个展览颠覆了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想象
    在当日举办的“传统与现代——博物馆创新性展示之道”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以《传统@现代》展为案例,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趋势。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
    “@”表示链接与定位,表示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共存潘若瑶,表达传统与现代复杂的牵连与交错。在现代与现代之间完成一场互读,这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世代到来,每个人都需要完成一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学融通与精神互联。这是我们策划和制作此展的初心王俪桥。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原副馆长杨源:
    从民族服饰的创新来说,要将时尚蕴含于传统之中。新中装是最典型的传承经典、演绎时尚的经典品牌,也是一个国家形象品牌。之所以具有国际影响力,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中国文化理念和织绣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和精湛技艺,拓展和丰富了时尚设计空间,创造全新的中国服装形象。因此,在展览中应该引入由当代设计师根据传统元素设计的知名时装品牌,更好地诠释展览的内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
    从文明发展的维度去呈现和解读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博物馆面临的挑战。《传统@现代》展打破过去的展陈方式,从多民族的宏观层面对文化遗产与当下的关联做一个解读,是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曹兵武:
    这次展览在展示方式上有很大突破。博物馆是收藏老东西、保留老东西的地方,但同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赋予展品新的意义。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语境,让文物获得新生命,将传统带到现代,甚至延伸到未来探虚陵现代篇。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馆长冀鹏程:
    在精英文化语境中,博物馆、美术馆、戏曲艺术等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呈现。随着大众文化传播、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博物馆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知识生成、提炼转变为现在的知识传播。博物馆的创新展示之道,一定是围绕博物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职能的转变而展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聂影:
    传统博物馆是18世纪西方博物馆的经典式样,有几个重要元素:物质形态、物理空间、专业权威。但在新的社会时代和媒体环境下,这三个要素都受到了严重挑战。这是中国博物馆弯道超车的绝好机会,可以颠覆300年来的西方博物馆的传统样式。
    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杨红:
    《传统@现代》展契合了今年国际博物馆的主题——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随着博物馆与社会联系的加强,未来的展览会更多顾及没有任何传统文化基础、没有特殊兴趣的普通年轻人,希望他们因为形式的吸引进而关注内容,从信息传播达到内容传播,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侯春燕:
    过去的展览,展厅只是有秩序的展厅,与藏品室没有太大区别,是一种简单展示;这次展览给了观众很大的一个框架,展示了策展人的思考。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原副馆长贺阳:
    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服饰文化,这是经过千锤百炼后才传承下来的。在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中厚田沙漠,很好地体现了惜物的理念优折网,很少的剪裁制作出非常合体的服装,形成了独特的服饰风格。
    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区主任李光涵:
    这个展览通过对展品的再情景化,试图重新展现物及其背后的生产实践过程。二十四节气对染布工艺的影响,我在贵州侗寨有亲身经历。少数民族在现场实践的过程,是一个非常扎实的物的生产过程,把它放到博物馆就成了一个文化的再思考。
    中国民族杂志社资深媒体人梁黎:
    博物馆正在传达一种新理念: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找到一个最好的方式传达给观众?我们常说,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其源头就在三江源那一点点。恰恰那一点点是最珍贵的,它从来没有断过,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返回去寻找过它。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反馈源头去寻找,创新的可能性会更大。
    贵州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曾丽:
    这个展览很好地诠释了展览如何来表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尤其是用简单的物件,反映了少数民族与自然、天地、宇宙之间的关系,令人深思和震撼。如果规模再扩大一些,质感再升级一些,是一个巡展的好题材。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副教授胡小妹:
    在伦敦时尚学院的时尚策展专业,基于文物与时尚的连接,寻求文物与时尚的对话和关联性的探讨,将传统文物以多视角的方式进行一个当代性的诠释落伍文学。《传统@现代》展览设计元素的呈现修真美利坚,也在试图寻找这样一个关系的表达。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记者/王珍
    监制/孙雅莉 统筹/周芳 制作/彭凤平

    长按二维码 关注国家民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