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英【视频】杨洁导演口述:八年方成司马迁-西游记摄像师王崇秋

    【视频】杨洁导演口述:八年方成司马迁-西游记摄像师王崇秋

    用了近二十篇文章来给大家讲述82版西游记的拍摄故事。今天,换换思路,应部分网友留言的要求,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杨洁导演的另一部作品,历史题材电视剧——《司马迁》。说是我介绍,其实还是她“讲”。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给大家呈现的,是杨导演自传中的《八年方成司马迁》一文的部分摘录。拍完这部电视剧后,我们还共同制作了一个小专题片《史魂》,通过杨导演之口,讲述《司马迁》拍摄前前后后的艰辛历程。
    专题片《史魂》
    熟悉杨导演的人都知道,她最喜欢拍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而她这辈子最钟爱的作品,就是这部《司马迁》,为之奋斗了八年。《司马迁》和《西游记》不是一回事儿,它不是那种雅俗共赏的作品,展现的是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歌颂的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骨气。在杨洁看来,司马迁是知识分子的脊梁。
    这部戏的拍摄可谓历尽坎坷。最早,杨导演认为,《西游记》那么复杂的戏都拍了,这种历史剧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的是,世事变了、人心变了,《司马迁》她付出了比《西游记》更多的艰辛。在这里面,杨洁也暴露了她最大的弱点——不会搞钱、不会搞关系。说到艺术创作,她有着超于常人的能力和追求,但是在疏通关系、找投资方这些问题上,她着实比较“低能”,到处求人超级龙王,到处碰钉子,也上了很多当……不管怎么说吧,最后终于圆了她的“司马迁之梦”。从《史魂》这个专题片里面,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到杨导演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服输的精神。

    八年方成《司马迁》
    1988年,有人向我推荐了一个电影剧本《司马迁之死》。这个本子写出好长时间了,也曾发表过,但没有拍出来。剧本在大画家刘海粟的秘书柯文辉手里嵇芳,我要来柯文辉的电话。柯文辉在电话里说:“没有想到一个女同志居然来找这个麻烦!这戏搁这儿好几年了,没人愿意拍它广东民安医院!”我要求他马上把剧本给我港安驾校。
    剧本的内容震撼了我: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文章弥补了中国文学史上千年的空白,他敢于说真话,写真史。他认为:历史是不能更改的,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歪曲它。他是民族的脊梁,是个大写的“人”。可是这样一位堪称万世师表的人,却在众宵小的陷害下,受到了最为屈辱的刑罚----宫刑!但他没有选择死亡:为了他的史书大业,他必须活着!众人的鄙视讥笑、同僚们的歧视嘲讽、对头的幸灾乐祸……尽管心头在滴血,他仍然顽强地活下去战斗装甲钢羽,坚定地继续着他那未竟的事业,直至完成他的《太史公书》。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成为他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非常激动:把《司马迁》的电视剧拍出来,是眼前值得我去努力的事情。这部剧本的作者是安徽省的两个小青年----朱抗美和陈金沙在七十年代末写出来的。我相当惊异:两位小青年居然能有这样的毅力与思想写出这样的好本子!

    我开始为《司马迁》奋斗:首先是要有资金。没有钱,什么也做不了。这段时间,不少人拿着带有资金的剧本来找我,但大都是些神话的、嬉闹的、无聊的题材。我看不上这些东西金鸡塔,一心扑在《司马迁》上。
    五月份,经人介绍,河南洛阳玻璃厂愿意与电视剧中心合资拍摄《司马迁》:他们出七十五万,电视剧中心出设备及部分钱等。条件就是在《司马迁》的结尾打上合拍者的名字。我去找电视剧中心的领导人,办公室主任张××不肯签字。我气极了,跟他吵了一顿,这件事没有办成。
    这时,台里的孙冬田介绍给我一个戏,邢台工商局的六集现代戏。我认为这个戏可以接,因为它不长,不会占我太多时间,又是现代戏,好拍。更重要的是,工商局的白局长同意给我五万元作为《司马迁》的启动资金。

    我到西安参加了一个电视剧研讨会。会上,我心情激动地讲述了《司马迁》中几段重点的内容。西安台台长和陕西省广电局局长当场表示:司马迁是陕西人,这戏他们理所应当出钱来拍。我非常兴奋:有了陕西电视厅和西安电视台的支持,《司马迁》的拍摄有望了!
    七月份开始,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拍完了《回流》,白局长遵守诺言给了我五万元。我当即从安徽请来了《司马迁之死》剧作者之一朱抗美修改剧本,同时,我和王崇秋、制片主任许国成、剧务王少民去采景。
    头一站我们就到了西安。本以为那些应许出资的局长们台长们见我来到,会很热情地一起商量拍摄《司马迁》的有关事项,没想到竟然找不到他们,这些官员们言之凿凿的信诺居然瞬间就能改变,言而无信到如此地步!
    我们按照原来安排的行程继续走,到司马迁的故乡韩城去。韩城古老而宁静,可找不到与司马迁有关的任何人和物。我们去拜谒了司马迁的衣冠冢。谁也不知道司马迁究竟什么时候死的?死于何处?怎么死的?衣冠冢,想是后人为了纪念他而立的。
    到了龙门黄河边,我想要体味那孕育了司马迁博大浑厚气魄的环境,但也失望了:宽阔的黄河温顺地、静静地、梦一般地缓缓流淌着,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磅礴气势。
    最后,我们来到了虎口瀑布,我发现这才是我想象中的黄河:平缓的河水在虎口狭窄的入口处遇到了阻碍,它发起怒来,雄浑的怒涛卷起层层巨浪,从我身边奔腾而下,震耳欲聋,惊心动魄!我感到这不平凡的雄伟气势正是司马迁不屈的灵魂在呐喊。

    回到北京,文学剧本已经完成,我埋头改写分镜头剧本。在这段时间,我始终处于高度的感动和激动之中。我努力去体会、去深入司马迁的内心,和他一同欢乐,一同悲哀。在写分镜头剧本的一个月时间里,我的眼睛始终是红肿的!
    终于,在老许的努力下,弄到了第一批拍摄资金,只有十五万秦国四雄主,我立即投入了拍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西乌旗贴吧。那是在1989年的五月底,《司马迁》的演员阵容是:司马迁--石维坚、任安--臧金生、书儿--朱碧云、牛三--于绍康……但好景不长,六月初,《司马迁》停拍了,因为后续资金没有了,这对我们是个巨大的打击。
    从1989年6月开始,从来不善于拉关系的我为了《司马迁》的再生,不得不四处游说。但凡有请我拍戏的人,我就不厌其烦地向他介绍《司马迁》,希望他们知道《司马迁》的价值,把钱投到《司马迁》里去。我为筹款,到了痴狂而又轻信的地步。有人利用我的心态去达到他自己的目的,我因此上了不少的当。

    有个熟人介绍了一个日籍华人的古玩商。他满口答应:《司马迁》的资金对他来讲是小意思,他全部负责。只是他开的是古玩店,非常希望得到一方篆刻名家李骆公的印章和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画。柯文辉立即到正在住院的老友处求印。李骆公当时病重,右手已经不能动弹,他在病榻上用左手刻成了一枚绝世之作!完成这方印章后,已经精疲力尽。他流着泪向柯文挥说:“它是我的最后一枚印章了,这是为了司马迁!”柯文辉又去讨来了著名画家黄永厚的一幅画。那个日本商人欣喜若狂,又从我家里挑走了两幅藏画,信誓旦旦地许诺:回去以后立即把钱打过来。他走后,我们满怀热望地等待着,但是他再也没有回音。
    深圳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是司马迁的崇拜者。他看了我写的分镜头剧本,立即答应独家出资。他带走了我的一份分镜头本的复印件,说是还要细读,并在回到广州后用最快速度派人来京与我签合同,同时将第一批资金三十万带来,我喜出望外。派来签合同的那位先生没有按预定时间来到北京。他半途打来电话:顺路到家里去处理一下事情,只耽误两三天就过来。我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那笔启动资金。终于,他来了!合同带来了,资金的支票也带来了!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令我几乎晕厥的消息:当天早上,就在他动身来我处的时候,接到了那位经理的电话:“公司受命停业整顿,银行存款冻结,支票已经作废!”这真是天大的玩笑,真是让我欲哭无泪。
    每当拿起《司马迁》的剧本,赵占英我都要忍不住感伤:“太史公啊!你生前为了真实与正义受尽折磨,这么多年了,后人想要为你做点事,怎么也这样难哪!”

    在这个时期,我为《司马迁》筹资的活动,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许多好心的记者写出和转载了连篇累牍的有关文章,为我造势,帮我扩大影响。这期间,我拍了大大小小一些戏,有我喜欢的,有碍于情面的;但我想通过它们达到我的最终目的,仍然没有希望。到了1994年。我终于明白了:尽管我像祥林嫂似的到处游说,但在现在这个充满低俗、浮躁东西的时代里,《司马迁》太曲高和寡了!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怎么会对《司马迁》感兴趣呢?
    我百思之下,只好向一位负责宣传工作的中央领导同志打了一份报告,请求他的支持。很快,报告批给了中央台。台长杨伟光同志安排影视部来解决。影视部决定:给我一分半钟的广告时间,以合拍形式拍摄并安排在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先借给我二十万启动资金,二十万以外的钱要我自己去筹。这当然使我高兴,中央台的牌子会引起企业家的兴趣,想来筹资的事也该容易多了。
    《司马迁》拍摄花絮
    我把这二十万元投入了到前期的各项工作,同时还在继续寻找下面的资金。没想到投资方并不好找,那时不像现在,中央台黄金时间的广告天价还争抢不到。尽管来洽谈的人比以前多了,但有些投资方提出的条件我做不了主,怕答应了某些条件中央台通不过。
    眼看中央台借的二十万元又要告尽,这时有三家企业愿意联合投资,而且意向坚决,我太高兴了!但没有想到,就在三家签合同的那天,他们因为出资多少、名次排序问题谈僵,居然不欢而散,投资的事又告吹了。

    此时,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的美工师郭德祥坐不住了,他已经画出了不少设计草图。眼看着投资方又黄了,他忍不住在当天晚上打了个电话给他们厂里的一位专攻《易经》的照明师,请他为《司马迁》的未来算上一卦。
    第二天早上,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杨导演,不用急诸天祭,我们的《司马迁》能成!还有十三天,你会有钱!”我苦笑着:“投资方都黄了!钱在哪里?”他把我拉进屋里:“昨天夜里我跟我们厂里的张诚通了个电话,让他给我们算算。是他说的!” 我根本笑不出来:“算卦?”他很认真地:“你不要不信,他的卦很准的!他说:这是个好戏,一定能成功……”
    我不在意地说:“借他吉言吧!”“不是吉言!他说了,十三天就有人和你签合同!”“什么?十三天?投资方在哪儿?”老郭告诉我,他们厂那位叫张诚的照明师是个非常灵验的易经研究者,给人测算的准确度非常高。昨天他的原话就是:“让你们导演不用着急,十三天准有人来给她签合同。”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提到了最高!有人能够如此准确地预测未来?老郭打通了潇湘电影制片厂的电话,我与电话那头的张诚通上了话。
    他告诉我:“《司马迁》将在十三天里签署合同,资金不会短缺,拍摄会很顺利,但中间会换掉一个主要演员。《司马迁》是个好戏,会得奖。如果在明年的上半年拍完,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在下半年拍完,效果会差一些。”我仔仔细细地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预言,生怕漏掉一个字!假如能够实现,那真是上天助我!

    第二天,著名演员许还山来到我家,我以前并不认识他,但一谈起司马迁来就一见如故。他直接提出:“我要演司马迁07fj02!”我告诉他:“司马迁要从青年时代演起,你的年龄大了些,以你的气质,演汉武帝最合适。”他当即答应了,但当我告诉他拍摄的钱还没有落实时,他拍案而起:“我来帮你筹!”他第二天就返回了西安,叫我等他好消息。我想起张诚的话,怀疑莫不是那十三天的预言将要实现?
    过了几天,许还山来电话了,叫我去西安一趟。我和王崇秋立即动身,来到了西安执信广告公司。原来许还山是这家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他说服了年轻的广告公司的经理王建峰:让他们的公司接过这个题材。这消息使我喜出望外!真有点不太相信,这个小公司的年轻负责人居然有这样大的决心和胆略!可是,他真的来北京和我签合同了!签合同的时间离我接张诚电话的日子整整十三天!

    1995年1月6日,在中央台涿州基地的汉城中,我终于能够喊出盼望了八年的那句话:“司马迁开拍了!”
    我挑选演员不管名气大小,只求神形兼备。尤其是饰演司马迁的演员,我要求得更加严格。上次的司马迁扮演者石维坚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再让他演年轻时的司马迁,似乎不大合适了。我得重新物色,但一直没有太理想的人选。
    剧中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扮演者李唐介绍给我一个年轻演员,虽然形象和气质都接近我心目中的司马迁,但我总觉得还有点差距,不是十分理想,希望他能用出色的表演来弥补。但我吃惊地发现:他不钻研剧本,不理解人物,甚至不背台词!离开拍只有几天了,他还请假回家,我叫他带上剧本回去细读。但他走后,我发现剧本被丢弃在他的床上!
    当我批评他不读剧本时,他还惊奇地问我:“还要背台词?我在别的剧组就不用背!”我问他:“那你现场说什么?”他说:“到现场副导演给我字条,背不下来就张嘴,说点儿一二三四五什么的,到后期配音就行啦!”这真是闻所未闻,令我太吃惊了!我告诉他:“你不懂司马迁,连剧本都不看,怎么演这个人物?”他说:“我背不了,这词太文了!”我希望他能重视起来,多用点功,但他距离我要求的司马迁实在太远了,在拍摄了十几场戏之后,我决定换人!

    那天夜里十一点钟,吕中打电话来推荐了一个人——仇永力。仇永力来到剧组,他的形象、气质都好,而且他特别用功。他对剧本的态度使我放了心:他对《司马迁》十分着迷,周厚恩司马迁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了他,他热爱司马迁这个人物,他买来了《史记》,细读其中许多章节,他为演司马迁减肥,少吃少喝到脸色发灰,迅速减去了体重二十多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创作人物上。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一个活生生的司马迁得已成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我想起张诚的预言,“中间会换一个主演”的话又言中了。
    《司马迁》的拍摄环境刻意求真。虽然经费并不宽裕,我们仍然转战于剧情所需的地点:北京的涿州基地、无锡外景地、司马迁的家乡韩城、赤峰的沙漠、云南民族村……

    《司马迁》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我把它送到台里审片组。审片组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好戏。我和王建锋都认为,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日夜盼望着它与观众见面的日子。但是,一年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我不知道这又是为了什么?是排队排不上?可比它晚拍的戏都已经播出了。
    1997年的十月下旬,忽然有一天,《司马迁》出现在中央一台的黄金时间了!我大为意外,打电话问关润林。她告诉我:“是中央台原定播出的一个节目要修改内容,临时被撤下,时间上出现了空挡,没有节目填补,关润林向当时主管的副台长赵化勇力荐,才推出了《司马迁》!所以《司马迁》的播出等于钻了个空子,事先没有预告,更别提宣传了!《司马迁》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播出了。中央一台播了一次,四台播了一次。虽然受到如此的赞扬,但自从那两次播出后,就被打入冷宫,再也不见踪影了。

    距离《司马迁》的播出已经过去了十三年,我以为它就这样消失了,但有朋友告诉我:它在日本复活了!日本把它重新包装,改名为《司马迁与汉武帝》,弄成了清晰版,画面比以前还要清楚!有朋友发现网上可以观看到《司马迁》的视频,可台词字幕及歌词字幕竟然是日文的!我想可能也是源于此吧。
    但我还是高兴的,中国的艺术作品中国自己不要,别人却喜欢,墙内栽花墙外香。不管怎样,《司马迁》在国外还能有栖身之地宋将军走好,我也就算有点安慰了。

    《司马迁》宣传片
    本号内容均系原创,转载须注明来源!
    王崇秋:一台摄像机“筑成”82版西游记
    (微信ID:chongqiu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