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译国之行丨徐志鸿——高棉游记之木头与石头的缠斗-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周梦晗译国之行丨徐志鸿——高棉游记之木头与石头的缠斗-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

    周梦晗第四天 大圈
    圣剑寺(Preah Khan)、龙蟠水池(Neak Pean)、塔逊寺(Ta Som)、斑黛科蒂(Banteay Kdei)、东梅奔(East Mebon)、塔布笼寺(Taprom)
    由于时间过去太久而且对于这些建筑印象不深,关于这些建筑的某些印象已经比较模糊了,但是我仍然能够回忆起一些点点滴滴和片段,所以我今天也就就着这些片段和点滴来写,就写一些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东西。

    圣剑寺
    说实话一开始就观看巴戎寺、吴哥窟和崩密烈这三个最重量级的景点是我行程制订上犯下的大忌,这个大忌就是我先把整个吴哥建筑上最精彩的部分都观赏遍了,现在我再去观赏这些相形见绌之物的时候便有些索然无味,这就像有时候找女朋友一样,如果女朋友一开始就找得太漂亮的话,到最后找谁都成了将就,这可是何以琛的名言啊,这也是我刚刚回想到的,而且我估计还会再犯上两三次,因为我去瑞士、埃及、意大利和希腊的行程和机票都买好了,当然了这些地方的景点因为和吴哥窟还是有所不同,在吴哥窟的5天我们只呆在暹粒,只看同一种风格的作品,但是到了埃及、意大利等等,我们可以去神庙、去博物馆也可以去海滩,风格还是相较之下更加多样一些。
    这索然无味四个字直接导致了我一开始对圣剑寺的期待度就不是很高,但是事实上,圣剑寺还是让我惊讶了一番。其原因就是在于下面这个建筑: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希腊风格的建筑,大柱子,还有三角形的山墙(就是它二楼最前面顶上的那个三角形的东西),但是这里是东南亚,能遇到这么典型的希腊建筑真的让人大吃一惊,如今回忆往事,其实依然是惊叹不已,特别是来到西班牙以后学习了一点古希腊的历史,我们知道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军曾经攻打到我们国家新疆前面一点点的地方,并在那里带去了希腊的文化和艺术,当然后面又打到了印度的旁遮普地区,可能也是由于这个原因,12世纪的时候希腊的文化从印度传到了古代的吴哥,这也是很令人啧啧称奇的一件事,希腊文化大概是古代世界上传播最远的文化了,想想古代交通闭塞的情况下,竟然一直由欧洲传播到了中亚、印度,然后进而传播到了古代的东南亚。其实希腊文化对我们的中华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今天哪里都能看到的佛祖像,其实一开始就是印度旁遮普地区的人照着希腊阿波罗像仿制的,我们今天佛祖雕像和僧侣都会穿的袈裟其实是来自古希腊的传统服饰希玛纯,西班牙语叫himatión,把o上面的小符号去掉就是英语。


    今天的主题是木头和石头的缠斗,听到这个题目大家应该会第一时间想起塔布笼寺壮观的绞杀榕景象,但是其实在圣剑寺,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景象。


    其实通过这张图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棵大树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废墟之上,我曾经在想,如果这棵大树扎根在建筑里的话,那我们如果进去到建筑的内部,寻找这个大树正对的位置,应该可以找到它的根,所以我就进入到寺庙里去找大树下面正对的位置,但是最后好像是那个地方给封起来了还是怎么样,最后我没有找到这个大树的根在哪里。
    圣剑寺内的浮雕还是很精致好看的,比如“跳舞大厅”内的这些舞动的仙女,栩栩如生,灵动曼妙,但是总体上跟女王宫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龙蟠水池


    或许对于中国人来说龙蟠水池最大的看点就是它是被周达观记载过的一片水池,中国人总是很喜欢仰望先人的足迹,何况这是700多年前的先人。但是这片水池总的来说没有什么特别震撼的效果,龙蟠水池的高棉语意思就是“缠绕的巨蟒”,但是相比于墨西哥奇琴伊察金字塔的羽蛇神效果,这个龙蟠水池我实在没有看出来哪里有蛇,蛇头愣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但是去到龙蟠水池的路上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偌大的沼泽一望无际,有“野旷天低树”之感,当然这里应该是“泽旷天低树”,当然这个句子我们在诗律学上,是犯了孤仄的,不符合格律。

    塔逊寺
    其实我也挺对不起自己的家人的,在女王宫因为导游的问题跟他们吵了一架,然后之后因为行程制订的疏忽,他们后面的两天其实是处于一种疲惫和无聊的状态的。

    其实这座寺庙和其他的一些普通的吴哥寺庙相差不大,我一路走也是没有怎么拍照片,都在听导游,也没有许多很值得一听或者一说的地方,直到我们来到了其东塔门:

    我当时应该是噢买尬就这样叫出来了,因为确实是很震撼的一个场面,这座大树一根根粗大的根系就这么深深地抱住这座塔门,就像加勒比海盗中巨大的章鱼用它的触角深深地抱住杰克船长的“黑珍珠号”一样,那种力量,那种绞杀的力量,很难用言语描述,如果我们仔细看塔门的门梁我们其实可以发现,这个塔门的门梁是歪的,它上面的雕塑都是歪的,已经被大树压歪了。

    东梅奔

    斑黛科蒂
    参观完刚刚那个难以置信的场景以后我又陆续参观了东梅奔和斑黛科蒂,其实二者没有什么特别好讲的,所以我此处就掠过不讲了。直接来到这一次行程的重点,也就是塔布笼寺。

    塔布笼寺
    很难用辞藻来形容我们在塔布笼寺看到的场景,我只能一副一副照片地为大家讲解,我们在这座神奇的寺庙所看到的一切。

    巨大的榕树就像闲适的贵人一般倚靠在寺庙的屋顶,惬意地享受着这座寺庙仅有的岁月之中所能沐浴到的所有的阳光,寺庙下仍然阴暗而颓废,砖头像驼背的老人,向下凹陷。

    根系浓密的绞杀榕占据了一小块的墙边,然后肆意地生长,没有人能够阻止它,它如世界上任何一个猎手一般,对自己的猎物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毫无节制地攫取猎物身上残余的所有汁水和营养。

    在这里,你随处可见的场面,就是大树对寺庙肆无忌惮的凌辱和二者声嘶力竭的缠斗,目视这些古老的场景之时,我脑海中一直在思考,这些大树到底是何时扎根,而这座寺庙又是何时建成,后来我经过思考,得出了结论:这些大树都是形制足以参天的千载古木,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而我们却不得不说,当它仍没有成为小树苗的时候,这座壮丽的寺庙就已经伫立在这里了并且是已经被废弃的状态了。大树就像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而寺庙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大树向我们这些无知之辈炫耀着强大而充满激情的生命力,而它的生命力的来源就是这个寺庙身上仅存的汁水。这多么像如今许多家庭的现状啊,子女压榨老人,子女在外挥霍金钱的同时,父母却在家省吃俭用,活了大半辈子没享着一点清福。
    这个大树仍在向我们炫耀着它的生命力,但是寺庙却已经奄奄一息,等待着大自然给予它的最后一击,这座寺庙曾经是吴哥窟最大的寺庙,在它的范围内生活着8万的人口,它也繁荣过,它所代表的帝国也繁荣过。如今这8万人已经不存在了,柬埔寨人们也不再来到这里了,它却仍旧在这里,对我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故事,这里曾经多么繁华,多么地昌盛,然而这位久经风霜的老人,却在最后一刻才醒悟过来,根本没有人在听他的诉说,也根本没有人会在意这座古寺千年前的繁荣和千年之间历经的风霜,我们这些旅行者只是一个接一个地拿着相机拍摄着,拍摄着大树强大的生命力和毫不留情的绞杀,和这座寺庙奄奄一息,大厦将倾的颓势。
    但是谁又明白呢?事实上,在这里的每一个物品,每一个人,都会随着时间逝去,这座遗迹会逝去、这些大树会逝去、我们这些旅行者,到最后也会逝去,包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就像高棉帝国和那8万人一样,都会随着年月逝去,在这个宇宙中,只有大自然能够永存。
    此中一二,“休共软红说”。
    因为接下来的一天主要就是逛博物馆、老市场和艺术学院,所以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所以我就不另立游记去写第五天的行程了。首先这一趟旅行是我获益颇多的一趟旅行,由于经济原因其实柬埔寨只是我去过的第三个国家,但是柬埔寨同时也是我最想去的几个国家之一。这一趟行程虽然到了末尾有一些审美、视觉还有精神上的疲劳。但是总体来看是颇有裨益的。也是因为这趟旅行我开始利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游记,开始重新找回高中时候写诗、写文章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在柬埔寨我了解到了很多历史上的事情,看到了精美的壁画,还有那些震撼人心的建筑,这段旅程是今年7月份的事情,但是4个月后的今天,我仍然难忘在柬埔寨那动人的5天。
    接下来我的行程中会去到瑞士、埃及、意大利和希腊,而且在西班牙我也已经去了许多地方,都会分别地写游记记录下来,最后要感谢一下那些在如此忙碌的现代生活之中仍旧抽出时间点击进来支持我,欣赏我的文章的人,谢谢大家!
    縠安
    编辑:李晓慧 林子琪
    责任编辑:黄佳玮 郑晓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