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论文-《新安大族志》之成就与影响-师大史学

    周梦晗论文|《新安大族志》之成就与影响-师大史学

    周梦晗
    “郡谱”或全国性统一的谱书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初有官方颁行的《氏族志》。元代,徽州出现一部记载地方氏族的《新安大族志》(以下简称《大族志》)。此后,又陆续涌现出《新安名族志》、《休宁名族志》,形成了徽州特有的“族志”系列。目前,学界对《大族志》关注不够,对其成就和影响语焉不详。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其成就和影响作重点阐述。笔者不揣浅陋,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别识心裁的“族志”
    陈栎在《新安大族志序》中说:“夫族志者,乃先朝唐太祖高皇帝命诸贤臣儒士而集族志以继宗祖之义,正风化之遗,使不忘乎本也。”这里,“族志”是指贞观《氏族志》,陈栎已认识到“族志”的重要性。在陈栎看来,编修“族志”可以“继宗祖”、“正风化”。实际上,唐太宗李世民时所修《氏族志》,是通过“序列天下氏族门第”来选拔官员,侧重它的政治功能,这对唐朝的稳定和繁荣影响很大。然而,陈栎的《大族志》,注重其社会功能,通过“继祖宗”、“正风化”,以实现“不忘本”,这对维持明清徽州风俗淳朴、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大族志》作为元代家谱“总结性”的著作,陈栎虽草创未就,然开了徽州编修“族志”的先河。
    (一)编修原则
    首先,编排姓氏,以“所迁先后”为次序。据《新安大族志·凡例》记载,“各姓据所迁新安朝代先后为之次序并无甲乙”。可见,陈栎有意识的对姓氏进行编次,不以氏族“甲乙”而论,而以迁徙先后为准。如程氏,黄帝重黎后。……汉末曰普为都亭侯,普之后曰元谭,永嘉间为新安太守,赐第黄墩。十四世曰灵洗,击侯景,封重安公,谥忠壮,追封忠烈王,子二十二人,居新安。鲍氏,鲍本姒姓,夏禹王之后。……先世青州,至晋曰伸,镇新安。永嘉末,子孙避兵江南。咸和中,曰弘,任新安太守,因占籍居此。这里,程氏是在“永嘉间”定居新安,而鲍氏是在“永嘉末”避兵江南。不难看出,程、鲍两姓的编次是以他们迁徙新安先后次序为原则的。
    其次,详其所自出,而略其事迹。凡例中写到,“大族实迹,自见各宅宗谱,此概不赘”。从“族志”内容来看,未有对大族“实迹”的任何记载。如方氏,方出榆罔之子,雷封方山,因氏焉。汉永光初,祭酒伟推之孙长史家丹阳,唐时曰肃者,挕桐庐万户,卜居于白云村。紧接着写到,歙县大族方氏:结林派、罗田派、沦坑派,等等。文中又写到,结林派,郡南十五里,唐玄英十二世孙桂,自白云村迁歙西柘源。桂后十三世曰宁、信,兄弟六人其后散居新安。不难发现,它仅言大族出处,未论及大族事迹。
    第三,“标其地名”,以实现“分明世派”。凡例中称,“各邑有同姓、同族者,则合其派而书之”。实际上,以派别来区分同姓族群,这是《大族志》最重要的编写方式。如俞氏,它有歙县派、溪西派、山斗派、长田派、钟口派、礼田派、石兀派、豊洛派、新源派,共九大派系。这些派别实由地名构成,这与《名族志》略显不同,它们用村镇名来记载氏族。如《新安名族志》中的俞氏,歙县的岩镇,休宁的溪西、万安、山斗,等等。另外,《大族志》在世派旁标注方位,如歙县余氏,余岸派,邑南四十里;余家派,邑西三十里;汝溪派,邑南五十里。
    (二)内容体例
    首先,在体例上,陈栎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大族志》的基本框架是姓氏、邑名、方位、派别。如黄氏,歙县大族黄氏,石岭派(邑西南十里),黄家坞(邑东隅),竦塘派(邑西四十里),黄屯派(邑西九里),潭渡派(城西四十里),虬村派(邑西九里)。对于世系不详的,则“止标其地名”。与家谱相比,这种体例十分独特。南宋朱熹认为,家谱主要是由世系和文献两部分构成。世系是家谱的核心,在家谱中占有很大篇幅。然而,《大族志》更关心对氏族渊源的追溯。有趣的是,敦煌出土的《氏族志》在体例上与《大族志》十分相近①。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元代,类似于《氏族志》的谱书还有流传,陈栎得以借鉴了其中的编修方法。这些谱书为私人所作,以稿本或抄本的形式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陈栎的《大族志》也是稿本,只不过陈栎是元代大儒,徽州又是典型的宗族社会,因而《大族志》能流传下来。
    其次,在内容上,《大族志》的记载偏于简略。主要包含姓氏来源、家族始祖,宗族派别、迁徙情况五个方面的内容。如汪氏,汪始于鲁成公黑肱次子夫人姒氏,生侯有文在手曰汪,遂以名之,食采于颖川,号汪侯,子孙遂以为氏。汉末曰文和,以破黄巾为龙骧将军;建安二年,渡江,孙策表为会稽令,家新安。十二世曰勋明,生僧莹、僧湛。莹长子曰华,当隋末,保守宣、歙、杭、睦、婺、饶六州,称兴王,唐封越国公,庙祀乌聊山,宋元追封王,生子九人,曰建、璨、达、广、逊、爽、俊、献。僧湛第三子曰铁佛,隋大业间为新安首领,与兄华分兵争讨,保据歙州,武德三年,兄华遣镇佛入唐纳款,授金紫光禄大夫,四年授本守六州总管长史、上柱国、宣城郡开国公,生八子曰伯广、伯密、伯伦、伯廉、伯雅、伯嶷、伯顺、伯儅。迄今十姓大汪云。歙县大族汪氏,唐模派、潜口派、上路派、稠墅派,等等。其中,唐模派是华公长子建八世孙思立元和间由澄源迁此。潜口派是唐模派宋大夫曰叔敖迁此今梧竹源此分派。文中,对汪氏的姓氏来源、始祖、始迁祖、派别、迁徙情况都有介绍。与家谱不同的是,《大族志》中没有记载家族名人,更没有对他们的生殁年月、迁葬地址、重要事迹的介绍。这是因为:家谱的编修者有较强的血缘意识,更注重家族成员的亲疏关系;而“族志”的编修者有浓厚的地缘意识,只关心氏族迁徙的先后次序。
    总之,《大族志》不拘成格而富有变化,虽然“疏略未备,且立例混于他郡姓名”,但它包含了徽州氏族的一些信息,于元代族姓之研究,不失为一重要资料。陈栎草创之功,应当得到首肯。需要指出的是,陈栎在序中明确提到了编修《大族志》的目的,他说:“族志何为而作也?士君子上以推本得姓之源、下以载派脉之远而作也。”在陈栎看来,编修“族志”是为了“继祖宗”、“正风化”,要“推得姓之源”、“载派脉之远”来实现它,反映了陈栎编修“族志”的思想,对《名族志》的编修有指导意义。
    二、“族志”系列的出现
    荷兰汉学家宋汉理说:“从所有现存的只习惯于记载单一氏族的族谱和宗谱的撰写体例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地区氏族的综合写法同别的地方相比较,已经有了异乎寻常的发展。”自《大族志》之后,陆续出现了《新安名族志》、《休宁名族志》。它们与《大族志》共同构成了徽州特有的“族志”系列。
    明代涌现出一批热衷于编修“族志”的学者,如郑佐、洪垣、戴廷明、程尚宽、曹嗣轩,等等。他们以编修“族志”为己任,不断地去搜集、整理资料。据《程尚宽引》记载,“元儒陈氏定宇尝编有《新安大族志》,其书惜未盛行者。双溪郑公、觉山洪公因其遗编增益而梓布之,……而为之采录者,则始于祁之叶本静,继之以休之戴廷明辈,勤勤搜辑,垂十年矣”。不难看出,这些有志于编修“族志”的学者,追随陈栎的足迹,实现陈栎的遗意。
    关于陈栎的遗意,洪垣在序中有论及,他说:“元儒陈定宇以不得行其志,惧乡俗日且疚戾,乃窃取新安名族,叙其源委,以微存昭鉴之权于十一,识者亮之。”这里,洪垣称陈栎“惧乡俗日且疚戾”,暗示了陈栎“正风化”的遗意。王讽在序中则作了详述,他说:“而陈定宇之意,苟其借名族之志,以厘正新安之风俗,以寓观感警劝之机,其顾不在于先定谱而后定志哉!”这里,他揭示了陈栎作《大族志》是为了“厘正新安之风俗”的用意。如果要实现“正风化”,就要“推得姓之源”、“载派脉之远”。胡晓在序中坦白的说:“族志者,所以明本宗、纪世系也。”换言之,要有追溯本源的一本观,以及彰显家声的明世系。
    “族志”的编修,受到了一本观的指导。《大族志》、《名族志》都有对姓氏本源的追溯。为说明情况,以程氏为例。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表1-1
    邑名
    支派
    迁徙情况
    休宁
    汊口派
    忠壮十五世孙沄,为歙州副兵马统帅检校御史中丞迁此
    闵口派
    忠壮十五世孙渝,佐兄保障,居汊口后迁此
    率口派
    元谭公三十五世孙安尚迁此
    榆村派
    忠壮公裔迁此
    遐富派
    忠壮公系迁此,小贺由此分枝
    山斗派
    沄次子仲节四世孙迪之子照迁此
    黄石派
    沄十一世孙百一公后由汊口派迁此
    资料来源:《新安大族志》
    表1-2
    邑名
    支派
    迁徙情况
    休宁
    汊口
    忠壮公十五世孙都使沄公,黄巢乱,起兵守东密岩,始家于此
    塘尾
    忠壮公二十一世曰世望者,闲居乐其山川明秀,遂居于此
    溪西
    忠壮公廿一世曰世高始迁此
    屯溪
    出溪西派,世高十四世曰舟武始迁此
    会里
    出忠壮公十五世孙曰清始迁于此
    陪郭
    忠壮公十六世孙曰南节,官至左领军大将军,镇休宁,遂家焉
    闵口
    忠壮公十四世孙曰渝,尝佐兄沄……寻迁于此
    资料来源:《新安名族志》
    表1-3
    邑名
    支派
    迁徙情况
    休宁
    篁墩草市
    派出东吴都亭侯程普之后曰元谭,……遂世居焉
    汊口
    忠壮公十五世孙都知兵马使曰沄,……始家于此
    会里
    出忠壮公十五世孙曰清始迁于此
    陪郭
    忠壮公十六世孙曰南节,为左领军大将军,镇休宁,遂家焉
    富溪
    忠壮公十七世孙曰炳,南唐同光二年由闵口迁此
    率东
    出梁忠壮公后
    金川
    忠壮公十五世孙曰清,居会里。……十七世曰棣,始迁金川
    资料来源:《休宁名族志》
    从上表来看,《名族志》对《大族志》的体例有因袭,特别是对宗族迁徙情况的记载,可以说是“族志”的一大特色。在迁徙情况中,当追溯程氏本源时,几乎都归为忠壮公。《大族志》有4处,《新安名族志》有6处,《休宁名族志》有6处。可见,“族志”的编修受到了一本观的指导。
    此外,“族志”的编修,还重视“纪世系”。陈栎在编修《大族志》时,极为强调“载派脉”,至戴廷明、程尚宽时,这方面有新的突破,他们以明世系来取代“载派脉”。以歙县程氏、汪氏、黄氏为例,详见下表。
    表3-1
    歙县
    程氏
    汪氏
    黄氏
    支派
    槐塘派、郡城派、荷花池派、岑山渡派、宣明坊派、南市派、竦口派、临河派、岩镇派、五里牌边派、虹梁派、元里派、表里派、冯塘派、褒家坦派、云雾塘派、堨田派、托山派、方村派、唐具派、古城关派
    唐模派、潜口派、上路派、
    稠墅派、古城关派、西沙溪派、斗山派、岩镇派 、富堨派 、水界山派、环山派
    石岭派、黄家坞、竦塘派、黄屯派、潭渡派、虬村派
    资料来源:《新安大族志》
    表3-2
    歙县
    程氏
    汪氏
    黄氏
    支派
    槐塘、虹梁、潜口、元里村、宣明坊、表里、褒嘉坦、岩镇、云雾塘、堨田、唐具、方村、托山、临河、郡城、荷花池、南市、岑山渡、竦口、东山、刘村、五里牌
    唐模、古唐、岩镇槐花树下、葛山、岩镇、潜口、水界山、上路、松明山、崇明、东关、鄣祁、古城关、西沙溪、堨田、黄墩、斗山、环山、岩镇、富堨、信行、竦口、竦川、豐溪、稠墅
    潭渡、向杲柏枝树下、东门、黄屯、虬村、瑞野黄村、税者黄村、官塘黄村、竦塘、石岭、新馆黄村、黄家坞、
    资料来源:《新安名族志》
    从上表统计来看,在《新安大族志》中,程氏支派有21个,汪氏支派有11个,黄氏支派有6个,共有38个。在《新安名族志》中,程氏支派有22个,汪氏支派有25个,黄氏支派有12个,总共59个。可见,支派数量明显增多。
    另外,对支派内容的记载也逐渐丰富。例如,程氏槐塘派,据《大族志》记载,“忠壮公十五世孙汾,仕唐,歙州助防驱使,传三世延坚迁此”。《名族志》的记载则要比它详实的多,文中称,“……系出忠壮公十七世孙曰玢,仕唐,歙州助防驱使,迁邑之河西,传三世曰延坚者,始徙于此。延坚七世曰大圭,宋赠太师。八世曰子瑜,赠迪功郎;曰子玘,赠太师,追封齐国公。九世曰域,赠奉议郎;……二十一世曰继芳,由胄监官浪穹县丞;曰廷恩,监生”。这些,反映了“族志”对派系的记载从“载派脉”到“明世系”的转变。
    《名族志》,有对“族志”传统的因袭,也有对新路径的开辟。《新安名族志》是“以姓统邑”,即从姓氏到邑名再到村镇名。如程氏,歙县的槐塘、虹梁、潜口……,休宁的汊口、塘尾、溪西……,等等。这与《大族志》是一致的。《休宁名族志》是“以邑统姓”,即从邑名到姓氏再到村镇名。如休宁,程氏,汊口、会里、陪郭……,等等。表明了“族志”进入深入发展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曹嗣轩原计划编修六邑名族志,他说:“旧志六邑同姓者合为一章,惟分六邑次第,以今视之,似未便于观览。兹分为六邑,每邑各为一秩,以便稽考。”此外,他罗列大量的名人事迹,以忠孝、乡善、笃行、贞节、儒硕、勋贤等条目出现。事实上,是对《新安名族志》中“忠孝节义,勋业文章”的深入,也是对陈栎“正风化”遗意的发展。这与曹嗣轩对“族志”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他说:“顷友人持程文祖诸君所梓名族集视予,予恍然自失,愕然愧作,不意先得我心之同然也。乃三复披阅,见其犹有阙焉者,盖备于簪笏而略于氏族也,予或可以羊革补裘矣。”这里,曹嗣轩对《新安名族志》作了评价,正是由于《新安名族志》有“备于簪笏而略于氏族”的缺陷,故序列诸多条目,期有益于风教。
    三、“族志”兴起的启示
    陈栎作为谱学名家,编修家谱得心应手。《大族志》的编修似属草创,其有待发明之处尚多。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总序》中说:“大抵开基之人不免草创,全属继志之士为之弥缝。”明代,一群“继志之士”主动对《大族志》进行整理、考辨。经过他们的努力,《新安名族志》才得以问世。胡晓给予很高评价,他说:“是志也,世次精白,衍派祥明,文约而事该,语质而不俚,律之班固之年图、马迁之世系,大有径庭矣。”实际上,“族志”的编修要比方志、家谱困难的多,它能否编修成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
    首先,兴修家谱。王讽在序中说:“故族之名,名于人也;志之纂,纂于谱也。”在王讽看来,“族志”的编修要用各族家谱来做参考。他强调,“是故知所以修谱,而后知所以修志也”。认为家谱是编修“族志”的前提。这是因为:“正以事关六邑,元非一家之私事,则固非一家之私书也”。家谱是家族成员对家族历史达成共识的产物,若抛弃家谱来编修“族志”,会引发“众口之呶呶”。因而,“其谱者志之源,源洁则流清,而庶其事之无疚者,此也”。元代,因战火兵燹致家谱毁弃,家谱存世的数量不多。而明代社会稳定,统治者鼓励修谱,家谱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编修统会宗谱,使编修“族志”成为可能。
    其次,团队合作。陈栎尝修《大族志》,凭一己之力而草创未就。《新安名族志》则由数人合力而作,终成不刊之典。王讽在序中称,“其事创于六邑诸君子,曰汪子孟沚,曰戴子廷明,曰胡子德卿,曰程子璿,曰王子克和,曰叶子本静,盖皆贤士大夫之族也,而勤勤搜集十馀年,而今始告完”。不难看出,对“族志”的编修不是一人、一时能够完成的,而是 “六邑诸君子”花费大量时间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曹嗣轩只编修了《休宁名族志》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编者素养。“族志”的编修,要有家学传统、道德修养及勤奋精神。洪垣在序中说:“厥今和溪戴子、古山吴子、晹谷程子辈,则又因述旧典,更加摭集,以详著各族先世之善,覈而不滥,侈而不夸,夫岂无所为哉!”另外,程尚宽在引中说:“宽谨谋之六邑名公及诸同志者,仍其旧本而续补之,考其姓氏迁次而更定之,校其讹谬出没者而厘正之,约其异而归之同,非故于其同而求之异,盖欲行吾义而情有不得不然者耳。”可见,他们具有勤奋精神,重视对旧本的考辨。就道德修养而言,曹嗣轩在《休宁名族志·引》中指出,“兹举为各宅彰家声耳,非图媒利也”。可见,他有“大道为公之心”,编修“族志”讲究公正。就家学传统而言,曹嗣轩在《刻名族志通知帖》中称:“万历已卯,洪先生束杖而过先子,先子北面事之,命诸子从学于先生之门,将别,出是编以授先子,曰:此予未了事,今以授子,续此笔者,非子而谁?是亦史氏遗意也,子其勖之。……轩也丘壑鄙人,为世摈弃,日事稼穑,口体彷徨,安能绍父、师之业哉!”在曹嗣轩看来,编修“族志”是对父亲、老师事业的继承。
    最后,民众支持。程尚宽在引中说:“阅其名家,尚多缺略,此盖情限于力之所弗及,而义睽于势之所弗能故也”。这里,程尚宽认识到编修“族志”所遇到的困难,即“情限于力”、“义睽于势”。具体而言,编修“族志”要群众参与,同时遭受名族的干扰。曹嗣轩指出,“其间或恃门第不亵抄示世系者,或不谙典籍视为无益者,又或甘于自外者,以致本枝遗漏,此皆自弃自误,其于作者何尤”!可见,并非人人都愿意加入到“族志”的编修活动中去。因此,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显得十分必要。
    总之,“族志”的编修是“大众”行为,要调动地方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家谱资料。这就要地方上有威望的学者去号召和参与,如陈栎、郑佐、洪垣、戴廷明,等等。从《大族志》到《名族志》,延续了300多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此后,“族志”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清代不兴修统会宗谱,不利于“族志”的编修②。另外,“族志”自身的特性决定其编修的难度,即对编者素养、团队合作、民众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注释:
    ① 据《氏族志》(残卷)记载,始平郡出四姓,雍州:冯、庞、宣、阴。冯氏,承姬姓周文王裔,毕公高之后。庞氏,承帝之苗裔,若□之胤绪,楚王子庞之后……。参见郑炳林校注的《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
    ② 统会宗谱是家族成员对家族史达成共识的产物,体现了大部分家族成员的意志。若参考统会宗谱来编修“族志”,可以避免“众口之呶呶”。
    本文由作者供稿,原文载于《寻根》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