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评《一个被误诊6次的病例!》,也许正在第7次被误诊!-赵桂宪大夫

    周梦晗评《一个被误诊6次的病例!》,也许正在第7次被误诊!-赵桂宪大夫

    周梦晗最近在微信里有一篇文章刷屏了——《一个被误诊6次的病例!》,文章中的主人公,一个年轻的女性患者,有头晕、乏力等主诉,先后在多家医院(包括四川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宣武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治,经过所谓的6次误诊,到第7次就诊时才被确诊为糖尿病。这个病例引申出了一些思考,也提出了观点:拥有一个好的临床思维,有时应该跳出本领域固定思维去诊断疾病,应该为所有医生敲响的警钟!这点是非常好。作为一个拥有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的医生来讲,看到同道的科普文章能够刷屏,被各大网站竞相转载,我非常高兴,替同道感到高兴,这是好事,医生通过科普提醒个多的同道减少犯错的机会,功德无量……
    其实这篇文章刚一发出来时我就拜读过了,作为一个神经内科医生,尤其喜欢疑难杂症(看疑难杂症就是要抠细节,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等的细节)的医生,我的感觉是文章中部分症状描述专业词汇和口语化词语混用,如患者感觉共济失调、脑血管痉挛、建议接受系统治疗(该医院有高压氧舱),关于症状相关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症状没有细分,比如头晕,首先要搞清楚是否有眩晕,非眩晕的还要具体搞清楚头晕时的伴发症状,分析有点粗糙,不够有理有据,不完全苟同,有些转载文章的标题里有“警惕!”、“为所有医生敲响警钟!”,不乏有吸引眼球提高阅读量的目的,但总的来说,对于一个非神经内科医生,对神经科的专业术语不能合理使用也情有可原,能这样详细地写,篇幅也不短,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用心做点事的,人家也算用心了,虽然有诸多小问题,不过瑕不掩瑜嘛,所以,也就没细看,过了……
    这几天,微信朋友圈看到同道在讨论这篇文章,好多同道认为这个病例的过程和诊断不大对头,说误诊还真的是站不住……
    我一个师弟把这篇文章发给我,说这个病例问题很多,但《中国医学论坛报》的公众号也发了,这个杂志全国覆盖面较广,影响力大,看我能不能写篇文章正一下视听,要不然看这篇错误百出的文章传播越来越广,后患无穷啊……
    昨天,我们神经科的很多医生在一个群里提起这篇文章这个病例,大家普遍认为这个病例有问题,作为神经科专业的医生得说点什么了……
    也是昨天,我们医院内分泌科一个教授打电话给我,说给我发了篇文章,这篇文章很多媒体都转载了,阅读量也不小,但他的观点是,这个人诊断糖尿病,他不认同,让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反驳一下,我一看,就是这篇《一个被误诊6次的病例!》的文章…
    李神经群在全国是有影响力的,群里的同道们也都认为作为神经科的医生应该站出来说一点什么,李神经会诊中心和我的公众号都是做专业科普的,我们虽然也希望自己的文章有高的阅读量,但我们本着不哗众取宠,不为博眼球,不为单纯的阅读量而去写文章,所以,今天,我们一起花了时间、花了精力,解析这篇文章这个病例,以免造成越来越多的误会……
    我们首先来看看有多少媒体转载了这篇文章: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漏洞百出,极不严谨。
    我们先从这篇文章的内容说起。文中,患者的最后诊断是糖尿病。就像我内分泌科同事特地打电话给我强调:这个病不能用糖尿病解释所有的症状。所以文中最后诊断糖尿病也可能是一个误诊诊断。首先,按照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个患者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一次糖耐量试验不能诊断为糖尿病,需改日复查确认。退一步来讲,即使该患者是糖尿病,如此轻的血糖水平增高(原文中描述为“糖耐量试验11.3”,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是11.3mmol/L,比正常11.1mmol/L仅仅高了0.2mmol/L),不应该导致如此严重的神经系统表现,也不符合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我们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如共济失调,四肢腱反射(原文中是“键发射”)亢进,双手霍夫曼征阳性,踝阵挛,下颌反射阳性,右Rossolimo征阳性,Brudzinski征阳性?虽然文中用了一些神经系统的医学专业术语,但也混杂着“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等”这样口语化的词语,我们神经系统的体征有些是意义不大,但有些是有定位诊断价值的,一旦出现有意义的体征,神经系统的问题是不能忽略的。患者的每次发作时的症状并没有仔细做以描述,也未经分析,如头晕,共济失调等相对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病史没有描述,体征没有描述,既然患者诊断糖尿病,在病程中对糖尿病相关的症状问诊并不仔细,有几次发作经过描述蜻蜓点水式,并未亮出医学专业的化验检查。从文中描述我们尚无法判断患者的诊断。另文末对患者的病情也没有随访结果,患者经过控制糖尿病之后病情好转了吗?没有治疗后的疗效观察,缺乏说服力!
    我一直相信:时间,是疾病诊断正确与否的最终的审判官!
    再从这篇文章的来源说起。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14年,公众号“医学之声”发表了这篇文章,当时的标题是《一个患者住院七次的误诊经历,叹为观止!》,阅读量20000+,还是比较可观的。当然了,当时自媒体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所以转发的微信公众号并不多。直到今年2月21日,公众号“医学之声”再次发表了这篇文章,标题改成了《一个被误诊6次的病例!》。借助于如今自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先后有医学论坛网、医脉通、三甲传真、医学V直播综合学科、好医生、华医网、医声医事、医学论坛报等公众号转发,其中阅读量最大的已经达到10万+。可见这篇文章的传播之广。如果任由其继续传播下去,误人之深,不可想象……
    大部分公众号在转发的时候,提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杨大宇”(哈尔滨主任医师),原文发表于2012年的《求医问药》第11期。我检索了,这篇文献,确实存在,发表在当期的24至26页,原文中没提到工作单位。作者“杨大宇”,何许人也?以“杨大宇+哈尔滨+主任医师(主任医生)”,在某度上进行搜索,除了“一个被误诊6次的病例”,搜不到“杨大宇”的其他任何信息。

    那么,“杨大宇”,这个哈尔滨的主任医师真实存在吗?通过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这3个中文文献数据库,以作者为“杨大宇”进行搜索,对找到的医药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发现除了《求医问药》杂志上的这个哈尔滨的“杨大宇”,哈尔滨还有一位“杨大宇”。那么,两个“杨大宇”,是同一个人吗?从另外一位“杨大宇”的论文可以看出,他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草药。在2017年12月发表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23卷第24期的《线叶菊抗耐药性细菌感染有效部位的抗菌活性谱效关系》一文中,他的工作单位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网站“好大夫在线”上也没有该主任医师的任何信息。那么,《一个被误诊6次的病例》的作者“杨大宇”,就发表了这么一篇论文?当然,我也能理解并接受一辈子只看病、不爱写文章的主任医师……从文章中看,该患者是成都人,先后在四川和北京就诊,哈尔滨地区的“杨大宇”主任是如何获得病历资料的呢?当然,也有可能这位“杨大宇”,不是一名临床医生,是一位医疗事业的业余爱好者。
    再谈谈《求医问药》这本杂志。搜索得知,它目前已经改名为《当代医药论丛》。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上的期刊查询里,确实能查到《当代医药论丛》,是本正规期刊,主管单位是吉林医药学院。从中文数据库里检索到的在《求医问药》上发表的文章来看,它不是医学类的专业期刊,是所谓的“科普”类期刊。



    在维普网站上找到了它2005年发的征稿启事,节选了这么几段文字:“《求医问药》杂志的全体编采人员热烈欢迎您为本刊赐稿。本刊是专门为普通百姓解决求医用药难题的科普类期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患者信箱、就诊咨询、内科门诊、外科窗口、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指南、亲亲宝贝、关爱女性、体贴男人、糖尿病之友、肝病防治、家庭药箱、用药宝典、药博士谈药、我的用药经验、千家妙方、偏方实录、名医专访、药市场管窥、热点追踪、疑难病患逃生记、健康养生、久病成医、两性私语、心灵探秘、国外医药快讯、健康新知等。本刊主要征求以下两类稿件:第二类:疑难病患逃生记。为了给越来越多的癌症、红斑狼疮、肝病等疑难病患者指出一条生路,本刊特别开辟了《疑难病患逃生记》专栏,专门报道那些得了绝症,通过治疗,得以死里逃生的人。这是本刊创刊之初的一个夙愿。诚望全国报刊界的同仁和一切有志于此的撰稿人不吝赐稿。此类稿件本刊一旦选用,稿酬加倍。本刊给付稿酬的标准和办法如下:‘疑难病患逃生记’的报道稿件,有轰动效应的稿件,稿酬加倍。”
    所以,这本杂志,你懂的...
    退一步来讲,即使这个病例是真实存在的,诊断、治疗仍需进一步探讨,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糖尿病”问题。文中最后诊断糖尿病也可能是一个误诊诊断。希望文中的患者可以在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重新得到规范诊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这篇网红文章,误导视听,甚至可能激化医患矛盾,也希望读者们擦亮眼睛,有自己的判断力!
    (让自己拥有独立判断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篇网红文章给我们所有的医生敲响警钟,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减少误诊漏诊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王百辰医生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浙江省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委员,浙江省抗癫痫协会会员,2014浙江省脑卒中患者规范化管理城市巡讲专家团成员。参与和承担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多项,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脑血管病、痴呆等疾病的诊治。爱工作,爱家,爱老婆的模范王老五

    如果您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留言。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后可获取更多科普知识,欢迎转发。

    赵桂宪,临床医学博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年博士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至今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工作,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擅长“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专长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等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同时进行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科学研究,对周围神经病和神经遗传变性病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