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设计师们,为国争光就看你们的了-鞋业流行趋势

    周梦晗设计师们,为国争光就看你们的了-鞋业流行趋势

    周梦晗我始终信奉“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大浪淘金是个总体趋势,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也是不变的真理。说出来枕还挺鸡汤的,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几年,时尚行业的更迭比以往更快,因为消费者迅速地成熟了起来,从曾经盲目追随国际一线品牌、到现在有更多人开始注重风格和品质,这对于国内的品牌来说,是一个更好的机会。从这个维度来说,国内的设计师也会比以前更容易崭露头角,因为消费者更追求时尚、个性、小众化,很多以前不被重视的理念和设计,现在都有了发声的空间。同时,以现在网络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来说,品牌营销的成本更低了,但是吸睛的营销创意更重要,产品的实际品质也更重要,不然雷声再大雨点极小,最后也只能是叫好不叫座。那些曾经成功的国内品牌,如果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更加稳固地确立自己的风格并且培养起忠实的消费群体,那么它们的成功还可以延续,此类的设计师也会有更好的创意发挥的平台,但是如果还是停留在盲目的跟从阶段,那么越来越多有想法的消费者会逐渐放弃这个品牌,这些善于copy而不善于创作的设计师就前途未卜了。从设计师这个群体来说,生存现状也是两极化。有些品牌就是靠抄成活的、而且活得非常滋润,有些品牌就是靠抓破脑袋求生存的、但是生存得很苦逼。
    我不能说孰是孰非,在这个圈子里,可以证明自己的方式有很多,也许是名声,也许是财富,也许是被吐槽吐得快要烂掉的“梦想”,就看你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从这个维度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想做原创的设计师,在一个以抄和扒为主的品牌里,那你经常会感到痛苦;如果你是一个习惯copy的设计师,进了一个以原创为主的品牌里,那你也经常会感到痛苦。这也是我们在梳理品牌理念的时候,经常会探讨到的一个话题:在设计里,到底什么是我们追求的?
    是即时发现消费者的喜好、所以不断地以投其所好的设计来满足他们,还是把自己的思想和风格融入设计、从而吸引有相同喜好的消费者来跟随我们?这个辩题在每个品牌里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比例的权衡。而对于设计师来说,在设计上是需要通过不断探寻来找到答案的。这个过程必然不是坦途,从设计助理作为起步,从一张充满梦想的白纸开始,真的要成为一个世人眼里“成功”的设计师,必定会经历很多无奈的时刻,对行业的无奈,对品牌的无奈,甚至是对自己的无奈。一杆一杆的设计被毙掉的感觉肯定不止心痛,但是心痛之后,到底是要否定别人还是要否定自己,都是要强大的内心去支撑着去承受取消,并且做出下一步选择。这中间,有妥协、有坚持、有停滞、有成长,路途必然有坎坷,但是如果没有这一路曲折,也不会有fashion show最后一鞠躬的释然轻松。中国鞋业设计水平是否仍然是处于初级阶段?是的,初级阶段——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人文环境简陋粗鄙,全民审美能力在经过两次大的社会人文环境大破坏(你懂的)之后,全面崩盘。说到“人文”,“审美力", 这就是两个大词了,与经济,历史息息相关,我想如果稍微去演技一下法国,意大利,日本,甚至美国这几个时尚设计大师(曾经)辈出的国家的经济史和时尚史这两条时间线,两者一定是重合/关联的。如果把话说得好听一些,自我安慰一下,也可以这样说:任何行业都是文明的一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也就这几十年,而西方国家的行业嘛...,所以,这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2015年1月,《VOGUE》美国版总编,康泰纳仕集团艺术总监 Anna Wintour 史上第二次访问北京。在看过郭培、Lawrence Xu、Masha Ma、马可、Uma Wang等几位本土设计师(其实是“老腊肉”型选手了都)的作品后,哈吧哈吧地等着求赞的中国设计师们被她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In terms of Chinese fashion designers, I don’t see the growth here yet” /我并没有看到中国设计师有什么成长。(说实话,活得久,哈哈哈)创新力, 是国际设计圈衡量一个设计师品牌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而目前中国设计师的作品,生硬,很简单粗暴的拿来主义,是怪诞的"表现艺术"而非时尚。就算是表现艺术也是没有美感的(回到第一段提到的“审美力"缺失),和国外的大师的艺术品相差...大概783个马兰山吧。国内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也只是给国内一些杂七杂八的公司做设计师,而这样的设计师其实根本不能算设计师,他们的工作只是把大牌的作品拿来“参考”,“借鉴”。也就是: 国内品牌还停留在傻愣愣的抄袭阶段。最后,摘录一段话:"很多设计师品牌都习惯用资金困难作为品牌商业化设计的挡箭牌,但资金问题是全球设计师品牌共同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纽约还是出现 了亚历山大·王、JASON WU这样的新生代设计力量,日本也有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设计品牌。而中国要出现能代表本土设计水准的创意作品,就不能拿生存作为品牌商业化的借口,要拿 出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