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论“发表英文期刊论文就是失掉文化自信了吗?”-知识分子

    周梦晗论“发表英文期刊论文就是失掉文化自信了吗?”-知识分子

    周梦晗
    延伸阅读
    主编们激辩:论文发在中文杂志是自信还是狭隘民族主义?
    撰文 | 李兆栋
    ● ● ●
    显而易见,对于我们的现有科研评价体系偏重在英文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很多人是痛心疾首,深恶痛绝的,斥之为中国科学不能崛起的万恶之源;更有人提出,对英文期刊的过度推崇,是我们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会放任西方牢牢把握话语权,好像倘若我们重视中文期刊文章的发表,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强硬手段,把中文期刊提到到和英文期刊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就能够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就能够打破科学领域的西方话语权似的。
    说实话,恕我才疏学浅,看不出这跟文化自信和争夺话语权有什么关系,在我幼稚的眼里,这实在就是个简单的科学传播的问题,遵循科学传播的规律。在我们国家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同行进行高水平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和转型期,对于很多以前接触英文刊物不多的科研人员来讲,会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于是更会觉得发表在本土期刊上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可以理解。然而,这些对中国科学家发表英文论文的某些情绪,和这些情绪背后所依托的逻辑和观点,恕我不敢苟同。正是因为有国际间科学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的大环境,这样的情绪和论调才更显的不合时宜,也不合逻辑。
    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不管最后发表在什么样的期刊上,都是中国科学家的成果;即便不发表,关起门来闷声发大财,也还是你的成果,唯一的不同就是这个成果没有与整个科研界分享,使其他人获益而已。美国的科学家把成果发表在英国的杂志Nature上,或者英国的科学家把成果发表到美国的杂志Science上,或者日本、德国、法国或其他非英语国家的科学家把成果发表到英文期刊上,影响到他们的文化自信,影响到他们对自己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影响到他们所领先的某个研究领域已有的话语权了吗?我们的邻国日本,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其研究成果也大都发表在英文期刊上,影响到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话语权了么?我实在不太明白,为什么单单我们中国科学家把成果发表到英文期刊上,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文化自信,威胁到我们的话语权?
    科学是开放的(当然,涉及国防和军事的研究项目可能除外)。即便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者也只是独享一定时间内对该成果的商业使用权,其专利内容仍然是公开的。比如很多抗肿瘤小分子药物,其化学成分都是公开的,一个普通的化学实验室就能合成出来,但只有专利拥有者才能把它用作商业用途。说到底,科学家为什么要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了科学共同体内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同时方便科学共同体对某项科研成果作出评价。也只有通过活跃的、广泛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实现互通有无,同时体现和实现相互竞争,科学发展才会充满活力。而科学交流的方式是可以有很多种的。达尔文、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他们可能首选通过书信来互相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上只是交流的最后一步,更有为了传之后世的意味。而这种单单通过书信往来的交流方式,很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科学共同体的要求,而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上,是现代科学家之间交流的一种主要的形式。
    既然相互交流,必然要选一种语言作为媒介,以前是拉丁文(但并非全球性的)。而由于不论是悲壮的、屈辱的,还是光荣的历史原因,英语在全世界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科学共同体来讲,最终选择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科学交流语言,是自然而然的,其主要的原因恐怕是为了交流的方便。科学期刊如此,国际性的科学会议亦是如此。或许有人会饱含热泪,悲愤地问:“凭什么?”很遗憾,中文没有成为科学交流的通用语言;不但中文没有,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也没有,他们也都可以问“凭什么?”我们常说,要“铭记历史,立足现在,开创未来”。铭记历史,吸取经验教训,而非纠结于历史;立足现在,而英语是全世界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就是我们的“现在”。恐怕只有做到这两点,我们才能轻装奋起,开创未来。就像我们国家的普通话一样,对于一个像我这样自小成长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满腹经纶的“才子”,在上大学前一直都是操着一口带有纯正乡土气息的家乡话,而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之后,我还是要和其它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一样,练就一口并不地道的普通话,而我从不会委屈地问“凭什么?”也不会纠结于为什么我们通用的普通话不是我的家乡话,我只有尽我所能练好普通话,因为我知道,我需要加倍努力练习普通话这个额外的负担虽然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会给我一段适应的时间,但绝不会获得长久的同情。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我们不要脆弱到像韩国人一样,整天吵着谁是韩国人,韩国人真伟大,恐怕这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而恰恰反映了一种面对外部竞争的无力感和自卑感。
    人当然是要有自信的,一个国家如此,一种文化亦是如此。习大大提出“文化自信”这个概念,是站在国家的层面和高度,呼吁全体中国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中国人并不比别人差,只要我们努力,我们做得甚至会比别人更好。而事实上,我们在科学领域的很多方面,确实也已经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他不足之处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而这些,多多少少都得益于与世界科学界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习大大提出的“文化自信”,绝不会是“文化自负“,也绝不是要教我们盲目自信。具体到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当然要“立足现在”,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诸多现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期刊,如Nature,它们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国际影响力也正是通过这100多年的积淀慢慢积累起来的。而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当中,一方面,有很多曾经颇具影响力的老牌科学期刊,如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渐渐没落,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而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科学期刊,如eLif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不断崛起,很快成为科学家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平台,因为它们找准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然而,不论何种情况,这都是科学共同体当中的每一位科学家共同选择的结果,同时也要遵循出版界的行业发展规律,这恐怕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部门,运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通过制定某项具体的政策所能决定和左右的。
    所以,现在有人提出通过制定政策,强制中国科学家把成果发表到中文期刊,在我们国家不断走向世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我认为这更加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也没有道理。当然,如很多人所说,我们的科技评价体系,如过度依赖SCI和影响因子,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整个科学界或多或少都存在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也都在积极寻找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但我们的问题绝不在科学家的成果是发表在中文期刊还是英文期刊,因为本质上科学期刊只是科学家交流的手段和媒介,其背后所传达的科研成果本身才是其内核。如果中国科学家都把重要成果发表到中文期刊,其最终结果恐怕会变成中国科学家内部的自娱自乐,于中国科学的发展,何益?中文期刊,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大可能成为具有直接国际影响力的期刊;最好定位于国内,倘能成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在国内高水平交流的平台,补英文期刊交流之不足,推动中国科学的广泛传播和进步,功莫大焉。只要中国科学家相互之间还有交流的需求和欲望,大众还有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就一定会有高质量中文期刊的立足之地,所以也一定会产生服务于中国科学家和大众的优秀中文期刊。我也并不认为存在所谓的一流国际英文科学期刊,对中文科学期刊所形成的强势“围剿”,因为即便没有这些所谓的“围剿”,由于语言的天然障碍,纯粹的中文期刊想要走出国门,形成国际影响力,难!你可曾听说过有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日文期刊?(为避免引起某些有情怀的正义之士的误解,我不得不特别提醒:我这里所说的是纯粹的“中文期刊”,而不是“中国人所创办的期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如我前文所说,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不管最后发表在什么样的期刊上,都是中国科学家的成果。但不得不承认,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只有发表到英文期刊这些全世界通用的交流平台上,才能够将成果更及时而广泛地展现给全世界科学界,由于将成果发表在其他语言杂志上而导致长时间不为科学界所知的例子不是没有,“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在现代社会的很多时候恐怕已经不适用了。也只有当中国科学家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果,名字不断出现在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上时,全世界科学界才会竖起大拇哥,称羡中国科学了不起。说到底,英文只是向全世界推销科研成果的一种媒介和手段,而真正重要的,是它背后所传送的实实在在的科学;也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科学,拿出实实在在科研成果,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科学界的“文化自信”,才能在科研的某个领域占据华山之巅,真正拥有话语权。
    记得国内求学期间,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时我都用我特有的不地道的普通话,然而逢年过节,一旦汽车驶进家乡地界,我总能够瞬间转换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家乡话,与人无障碍交流;来美多年,工作和外出的交流都用英文,但我的书架和床头总会摆着几本心爱的古典名著,唐诗宋词,闲时翻看吟诵,每每读到妙处,亦会手舞之足蹈之,欣然自得。所以我从来不担心我会因为整天用英文与人交流而丧失了我的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深入骨髓;我也从来不会担心因此会使我丧失掉在某个话题上的话语权,因为我的观点虽然用英文说出,也依然是我的观点;而令我担心的,恐怕反倒是由于我自恃身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而心生自负,不屑与人交流,或自卑英文不好,羞于与人交流,丧失了开阔眼界,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机会。
    中华五千年文明,浩浩汤汤,绵延至今,并非一成不变,固步自封。这其中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疆扩土,唯我独尊而至耗尽国力的穷兵黩武,也有盛唐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分狄夷,包容开放而使万国来贺的雍容华贵,更有清朝刚愎自负,闭关锁国,奴性十足,不思革新而至任人欺凌的扼腕屈辱。面对这种种不同的中华文明,我们的文化自信,你希望是来自于哪一种呢?
    (本文原载于科学网博客,获作者授权转载。)

    以下为《知识分子》发起的一项相关读者调查的结果,截至8月20日晚9点:

    如果你也来投票?

    制版编辑:艾略特丨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世外桃源|中国病人资源|青年学者|上帝手术刀
    青蒿素|可燃冰|西湖|农场|学术辩|日本奖
    张毅|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刘若川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授权:copyright@zhishifenzi.com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购买课程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立享限时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