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诗歌 文言文 高分技巧 现代文-中学语文教师

    周梦晗诗歌 文言文 高分技巧 现代文-中学语文教师

    周梦晗 现代文 诗歌 文言文 高分技巧

    本文内容比较长,都是整理出来的一些答题技巧方面的的内容,建议高三孩子们收藏后仔细阅读一下,以后的考试肯定会受益!
    (一)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位 置
    特点或作用
    文章(段落)开头
    1.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 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
    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4.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5.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文章(段落)中间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近三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此类。)
    2.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文章(段落)结尾
    1.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2. 末段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末段有暗示主题的作用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二、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达方式
    散文(小说)
    随笔(政论文)
    种类
    分类及说明
    记叙
    顺序
    交代清楚明白
    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小说中,塑造形象,表达主旨。
    1.引出需要阐发的事理。
    2.作为事理的材料论据。
    3.使阐发的事理形象生动。
    倒叙
    引起悬念
    插叙
    使叙述完整
    补叙
    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
    抒情
    直接抒情
    1.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
    2.在开头起定文章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1.抒情的笔法表达事理,即文章主旨。
    2.对文章主旨起强调作用
    间接抒情
    描写
    细描、白描
    1.在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件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表达主旨。
    2.在小说中,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1.对事物的描写,往往是作为阐发事理的材料论据。
    2.使阐发事理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更有感染力。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肖像、心理、细节、语言、行为)
    议论
    1.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
    2.中间的议论,常常起过渡或引出主旨的作用。
    1.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开头有时是引起话题,在结尾是对主题的总结。
    2.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段落的中心。
    说明
    作解释,有利于把人、事、物展示给读者。
    三、修辞手法及作用
    修辞
    使用后达到的效果(作用)
    答题格式
    比喻
    生动形象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确认修辞手法并分析+修辞本身的作用+文中作用(主旨)
    拟人
    生动活泼,具体形象。赋予物以人的情感,便于抒发感情。如果将“物”直接说成“你”,显得亲切自然。(化物为人,亲切自然)
    对比
    用什么与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的某个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某种感情。
    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
    强调、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升华主题。
    强调了+加强语气
    排比
    增强文章的语言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用排比说理,可把论点阐明得更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结构紧凑,文意贯通。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反语
    即说反话,故意说与本意相反的话,表达一种讽刺、愤怒或调侃之情。
    夸张
    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起想象、共鸣。
    对偶
    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借代
    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
    反问
    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强调。
    强调……加强语气等
    设问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用在开头或结尾,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引用
    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①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
    ②具有例证的作用。③丰富内容。
    插入某一事件: 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2.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①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
    ②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3.引用神话传说,除上面部分作用外,蒙上一种神秘色彩。
    双关
    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四、表现手法及作用
    手法
    含义
    作用
    抑扬结合
    “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损,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候,则是为了贬损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观点。
    点面结合
    “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加强点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面”,就是较为全面的情况的概述,注意面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深化主题。
    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
    动静结合
    “动”,就是对事物的动作形态进行描绘;“静”,就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
    文学作品中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从而深刻地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动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
    叙议结合
    “叙”就是叙述事物的情况;“议”就是发表作者的意见。
    记叙和议论交叉进行。
    “叙”往往是“议”的基础,“议”则是“叙”的升华,是点睛之笔。
    情景交融
    “情”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感情因素,是诗歌一项重要的内容;“景”则是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在古代诗歌中,“情”与“景”往往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而现代文学作品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通常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状物抒情”等写法。
    “触景生情”是指在文学写作中,自然景物和它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是指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人物或自己的主观感情。“寄情于景”,指作者在写作中,带着由人物或作者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主观之情。“状物抒情”指在文学写作中,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特点、特征的细致具体的描绘,抒发人物或作者自己强烈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
    抒情含蓄委婉,意味悠长。
    衬托或烘托(正衬与反衬)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
    可以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明显。
    对比(对照)
    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对比是正反对照,无主次之别。
    能够有力地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
    伏笔照应
    “伏笔”,是指在作品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所作的暗示。 “照应”,是指作品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
    恰当地运用伏笔,可以使人物的出现或事件的发生显得自然、合理。
    恰当地使用照应,能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脉络和文章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铺垫
    作者为后面的抒情、说理或情节的发展所做的准备。
    渲染:
    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
    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象征
    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而这两方面的内容要有相似、相近、相连之处。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再次是主要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引起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或哲理的理解。
    托物言志
    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更为深刻的含义。
    恰当地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能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白描细描
    “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也叫“简笔”;“细描”,是指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渲染,以突出事物的特点,也叫“工笔”。
    铺垫悬念
    “铺垫”,就是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呼之欲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悬念”是指文学作品在情节进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读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留在后面交代。
    铺垫:引出后文、曲径通幽
    渲染某种氛围
    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卒章显志
    是指在文学作品的篇末结尾处才点出作品主题的一种写法。
    画龙点睛
    承上启下
    指作者为了使作品行文流畅,特意在作品中运用一些既能紧承上文文意,又能启示下文内容的过渡语句或段落的方法。
    文意顺畅、结构紧凑
    开门见山
    即指文学作品一开头就直入本题的一种写法。
    运用这种手法,作者在作品的开头往往不考虑使用什么特殊的技巧,下笔即点出描写对象或表现主题,使文章显得明白清楚。
    借古讽今
    是指在文学作品(尤其多见于古代诗歌)运用典故、史实等来讽喻、影射现实的写法。
    它能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不能明说或不方便明确说出的的对显示的不满或批评。
    托物言志
    通过描摹事物具体、生动的形象,刻画事物的特点,寄托作者的心志,说明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借物说理能够把不容易讲清楚的抽象道理深入浅出地说明白,使道理生动而具体,更有说服力。
    五、人称选择及作用
    人称
    作用
    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便于客观描述。
    六、特殊句子的作用
    特殊句子
    作用
    首句
    提示、概括、传承信息
    结尾句
    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留下余地让人思索,强烈地抒发感情
    中心句
    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对论点的提示有重要作用或就是论点,说明文中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密切联系
    转承句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哲理句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矛盾句
    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这样的句子往往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
    感情句
    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这些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
    变式句
    强调
    修辞句
    根据不同修辞,找出想表达的意思。
    一、常用术语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更多高考资讯,关注微信号80796072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线索: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十)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1、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
    2、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3、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1、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2、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二)诗词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06年全国卷2)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5年全国卷2)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的。(步骤三题目已经说明情感)(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答题示例: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5年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诗歌鉴赏复习解题指导
    【解题技巧】
    一、首先要看清诗歌标题,有些标题就显示或暗示了诗歌的内容或诗人主要思想感情;还要看看作者,熟悉的可以通过他的其它诗来帮助读解。注释也不容忽视。
    二、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三、审读题干,弄清要求,认真细分鉴赏要点,要求答什么就答什么。作答时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会既简洁、又充实。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
    (一)形象意境类
    考查方向: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2)例析: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附:相关术语,常见意象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③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⑥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⑧松——坚贞高洁
    ⑨莲——表达爱情
    ⑩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复习教(学)案]鉴赏复习解题指导-情感主旨类
    (二)情感主旨类
    考查方向:
    1、对所抒感情的理解
    2、对诗歌深层含义的揭示
    3、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要领: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例2、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附常用词
    思想、情感
    1、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2、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
    [复习教(学)案]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表达技巧类
    (三)表达技巧类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例1、阅读[唐]王勃《蜀中九日登高》,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解答指导】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或表达技巧,一般从这几方面入手,看语言有没有特点(浅易,通俗;典雅、庄重;悲壮、豪迈;清新,质朴;委婉、生动;讽刺、诙谐等)。看有没有用修辞。看有没有用特别的表达手法,看结构上有无特点。头脑中有了这几方面的轮廓,就可以逐一对照诗句加以审视。从语言上看,出现了口语“那”,这首诗采用近似日常口语的形式,显得浅近亲切。从修辞上看,三四句采用对比,尾句还运用反问。从表达手法上看,第三句直抒胸臆、第四句却委婉别致。经过这样的分析筛选,就可基本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了,解答起来也就有路子,有话说了。解答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如思路不是很清,最好采用分点法,依次说。还要结合诗句来分析,这样才显得有根有据。
    【答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例2、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附常用关键词:
    1、修辞方法:
    2、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3、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4、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5、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6、借代――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7、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8、夸张――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9、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0、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11、反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12、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13、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2、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动静结合——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白描工笔――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比兴手法――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
    抑扬关系――[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了解常用典故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复习教(学)案]鉴赏复习解题指导-语言炼字类
    考查方向
    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4. 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答题要领
    炼字类答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关键词类答题: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例2:
    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三)文言文文阅读答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是拉开分数的关键!很多同学提起文言文就头疼,觉得很难,下面是文言文阅读做题的一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文言文归纳要点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
    (1)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
    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 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 (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
    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5.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例如: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1)承前省。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 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承后省。
    例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例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例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例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夫战,勇也气。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例如:
    “赐之(以)彘肩。”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译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5.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1.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例如:“东乡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4.主语后置: (主谓倒装 )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固定句式
    1."……孰与……"、"……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
    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3.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7.“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8."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9.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
    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0.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11.岂……哉(乎)、独……哉 意思是难道……吗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道 (《陈涉世家》)
    12.与其……孰若……、与其……宁……
    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13."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实词的判断方法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例如:
    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 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
    例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 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义。
    例如: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亡矢”与“遗镞”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镞”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镞”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败北”之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琊王泽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
    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⑥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隶那样”的意思。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①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句中的“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字,“粜”的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③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意为“催促” 。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虚词的推断方法
    1.对照比较法。
    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 ”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 “换” “代”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是定语后置句, “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① 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讲评
    2018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一模) 语 文
    房山区2018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语 文
    东城区2018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2018年西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海淀区2018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和答案
    100种花语----值得收藏
    2017年西城区高三一模作文文标记叙杆文
    2017年西城区高三一模作文议论文标杆文
    房山区2018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语 文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报告
    2017西城区高三一模记叙文标杆文:回家的路
    2017年海淀区高三一模作文议论文标杆文;关于纯净
    2018年广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中国历代地图
    2018年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中考必备古诗文31篇
    议 论 文 复 习 提 纲 讲 义
    中考31首古诗文鉴赏------蒹葭
    中考31首古诗文鉴赏------蒹葭
    中考语文现代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陈老师吐血奉献
    房山区2018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语 文
    北京高考《考试说明》指定语文背诵与默写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1-5)课内文言文重点常识(必备版)
    2017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附加特聘教研员手稿范文
    2017年西城区高三一模作文文标记叙杆文
    2017年西城区高三一模作文议论文标杆文
    房山区2018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语 文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报告
    2017西城区高三一模记叙文标杆文:回家的路
    2017年海淀区高三一模作文议论文标杆文;关于纯净
    2018年广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中国历代地图
    2018年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