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论“鄙视链”-隔壁老王论天下

    周梦晗论“鄙视链”-隔壁老王论天下

    周梦晗
    不知从何时起,天朝开始流行“鄙视链”。
    从咱生活的城市、从事的工作、居住的小区一直到咱穿的衣服、喝的咖啡、煲的电视剧,都可以成为被鄙视的对象,可谓全方位无死角!
    这是一个连吃顿火锅都有可能被鄙视的年代,甚至就连在外行人眼里“高大上”的金融行业也逃脱不了被鄙视的命运(>代表鄙视):
    私募股权投资(PE/VC)>公募基金(Mutual Fund)>投行(Investment Bank)>战略咨询(Consulting Firm)>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四大(Big 4)>Others=卖保险的、办信用卡的、卖理财的等等。
    按照这套逻辑,老王的工种处于“鄙视链”的顶端,应该只有老王鄙视别人的份,没有别人鄙视老王的份才对,但不知怎地,老王却常常被人鄙视:
    做公募基金的鄙视过老王,说他前几天开了个1000万的单,
    小赚了一笔,问老王投的项目IPO了几家,赚了多少?
    老王笑而不语;
    做保险的也鄙视过老王,说她只要发展几个得力干将,培养
    他们做到主任,就可以躺着数钞票了,而老王做IPO太辛苦,
    做完一单还得找下一单。老王听完淡淡一笑;
    做银行理财的也鄙视过老王,说中国老百姓就是喜欢固收类
    的产品,稳赚不陪,你们做股权的虽然利润高,但风险也高。
    老王仍然笑而不语。
    每个人都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谁说卖保险的就不能鄙视做投行的?谁说办信用卡的就一定看得起做私募的?谁又敢说在四大工作的人会觉得自己比银行的职员差?在现实当中,这条“鄙视链”的逻辑根本不成立。
    所以老王认为现实中的“鄙视链”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代表相互鄙视):
    你所从事的行业<>其他行业
    相互鄙视是人类的劣根性,无需任何理由,就像《爱情公寓》里林婉瑜对吕子乔说的那句话一样:“你穿不穿内裤我都鄙视你!”

    所以,他们鄙视老王也是不需要理由的。
    老王是个看得开的人,不在意且能理解来自他人的鄙视。行业不分高低贵贱,每个行业都有人赚钱,只是因为理念、机遇、个人背景等原因,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行业,行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但目标都是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鄙视他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不如多学学别人的优点,看看别人是如何赚钱的,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启发,有没有合作的空间。如果一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终将成为井底之蛙。
    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老王是做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而且专投Pre-IPO阶段的项目。很多朋友不理解老王的执着,为什么放着快钱不赚,非要选择一个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活儿?今天,老王就来和大家聊聊自己的想法。
    1
    为什么要做一级市场股权投资?
    生意的本质很简单,就是以低价买入商品,再以高价卖出,赚得是中间的差价;而股权投资也是一门生意,原理也是“低买高卖”,先以成本价购买一个未上市企业的原始股,待上市后再以市场价或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股份于二级市场卖出,赚得也是中间的差价,可能是数倍,也可能是数十倍甚至更高,取决于企业本身的质量。说白了,股权投资赚得就是一级市场(发行市场)与二级市场(流通市场)之间的价差。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股权投资和股票投资有什么区别?股票投资是指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已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俗称“炒股”。由于无法把控价格(非庄家),所以很难做到“低买高卖”,往往在买入时就已经高于市场价,买入后还有可能跌破发行价,阴晴不定,导致很多股民血本无归。
    相比之下,一级市场是股票的发行方,相当于“出厂价”或“内部价”,因此符合“低买高卖”的特点。投资者在一开始进入的时候就处于相对低位,而上市后即使以市场价卖出,也有差价可以赚,只是根据投资者进场的早晚赚多赚少而已。
    因此,证券交易所就是一间合法的大赌场,一级市场就是庄家,二级市场就是韭菜。各位玩家,你愿意做庄家还是做韭菜呢?
    这听起来像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难道就没有风险吗?
    2
    为什么选择Pre-IPO阶段的股权项目?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股权投资作为一个高收益的投资模式,自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比如说投入高、周期长、流动性差等,如果投资方对项目把控不足、尽调不到位、退出机制不明确,也极有可能出现企业无法上市,投资人的钱打水漂的现象。
    所以为什么国内这么多投资机构喜欢和企业签订一系列“对赌协议”,比如“若企业没有成功上市,管理层以年化15%的利率回购投资人股份”等诸如此类的承诺,高级一些的玩法就是找一家上市公司并购标的企业。这类风控措施老王认为确实有必要,但却是“下下策”!
    为什么?人家扔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进来,承担了那么大的风险,最后才落了个“年化收益15%”的下场,早知如此,还不如花几万块钱去买P2P呢。当然,聊胜于无,总比血本无归强……
    并购是个好事儿,可也是分类型的,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你可以主动到市场上去并购一些与公司业务互补或协同的企业,主动权在你手里,因为你有资金,这叫“主动并购”;如果你是一家IPO失败的企业,在投资人的催逼下急于寻找一家上市公司收了你,你觉得能卖个好价钱吗?就如一个女孩一直梦想嫁入豪门,可由于条件不够高攀不上,眼看年龄越来越大,父母又催着结婚,即使侥幸嫁入豪门,也只能过委屈求全的日子,没有任何尊严可言,没办法,谁让置换的条件不对等呢?所以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选择嫁给了普通人。
    这就是“被动并购”的悲哀,大部分这样的并购都是以失败告终,企业的创始人根本无法忍受以这样的价码出卖自己精心打造的企业,何况还失去了控股权。
    所以归根结底,IPO才是股权投资最好的退出方式,是皆大欢喜的做法。因此老王认为,应该把风控的重点放在前端,在你钱还没有投进去的时候就要把风险扼杀在萌芽之中,规避所有阻碍企业IPO的因素,这才是上上策!
    而这也是老王为何选择投资Pre-IPO项目的原因。
    什么是Pre-IPO项目?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股权结构已经完全符合上市的要求,投资者无需再为企业的经营风险埋单,也省去了前期的孵化费用,只需为企业支付上市相关的费用即可。可以说,这类项目是最接近上市的,甚至半只脚已经跨入了交易所的大门。
    Pre-IPO企业的老板已经为上市支付了足够的成本,包括财务合规的费用、补税及股改,花得都是真金白银,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渴望上市,自然不会是那种以上市为名圈钱跑路之辈,投资人也无需担心老板会作出“放弃上市”的决定。
    而投资方只需做好严格的尽职调查,范围包括公司的合法合规性、正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生产经营情况、核心竞争力、公司现状等等,确保企业各方面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才可以做投资的打算。投入资金后还得定期跟踪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财务状况,在这一方面,一些拥有会计师背景的投行会更有优势。
    而前面讲到的“管理层回购”和“并购”等退出措施,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逃生”用的,而我们的目标是驶向IPO的光明大道,所以前期项目挑选、尽调(特别是财务数据)才是最为重要的。
    老王发现国内很多投资机构一上来就喜欢跟投资者强调所谓的“对赌协议”,而对项目本身是否具备上市资格却一带而过,老王深表不理解!
    难道Pre-IPO项目就一点风险也没有吗?当然不是!
    3
    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的Pre-IPO项目?
    要说Pre-IPO项目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不确定的上市预期”。虽然这类项目自身已经符合上市标准,可别忘了,国内上市实行的是审批制,意味着企业要排很久的队。
    虽然国家有意缓解A股堰塞湖的问题,但由于要同时兼顾企业质量,也不敢放得太开,这就导致审批流程简化了,但条件却更加苛刻了。证监会2018年以来共审核了45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15家获通过,23家被否,其他7家则为暂缓表决、取消审核等情形,过会率33.33%。就在过去一周共有18家企业上会,而过会的却只有3家,过会率不足17%。甚至像汇仁肾宝这种明星企业也倒在了过会前的一瞬间。
    审批制无疑是国内Pre-IPO项目最大的克星,也是最大的风险。
    因此,老王只选择在香港上市的Pre-IPO项目,因为港交所采用的是注册制,对于上市有确定的时间表,只要企业满足上市条件,经过6-9个月的时间即可实现上市,并且股东禁售期短,退出便利(关于香港上市的优势,老王在《用事实说话:香港上市到底能不能融资》一文中已经讲得很清楚,这里就不再论述,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查阅“历史好文”就可以找到这篇文章)。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到底在香港上市的Pre-IPO项目长什么样儿呢?能给咱拉出来遛遛吗?别着急,老王这就带大家一睹其“芳容”。
    4
    靠谱的Pre-IPO项目长啥样?
    最近,老王投资了一家典型的Pre-IPO项目,是浙江一家做汽配的企业,在当地颇有名气。集团稳定的客户达到500家,其中大部分是国有上市公司,每年新增加的客户不低于50家。
    该企业原本打算在澳大利亚上市,因此在2016年就做好了两年的审计报告,并搭建了红筹架构,并于次年初通过了澳交所的上市审批。
    由于集团旗下新增的汽配业务在16年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致使其当年的净利润上升至1700万,因此萌发了在香港上市的念头,目前其现金流量已符合香港创业板的上市要求。由于香港和澳大利亚同属英联邦法律体系,其上市的审批规则是类似的,因此该企业会比其他企业更容易通过港交所的审批。
    一句话:现在就可以上市。
    除此之外,该公司为当地著名的福利企业,拥有70多名残障员工,每年可以享受大幅度的税收减免,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房产税及其他税种,每年可节省税金近千万。从2004年至今,该公司已享受长达14个年头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与我国短暂且不可持续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一块面积为88亩的工业用地及一条长达496米的海岸线,外带一块110亩的海岸线腹地。根据当地的土地政策,该公司可于2017年后将该工业用地转化为住宅用地,其周边住宅用地的均价大约为每亩1000万人民币(浙江省国土局数据),因此在转性后该土地的价值可达9个亿,其增长的价值会体现在上市后的股价里。
    2012年,中国的银行体系曾经对浙江省的海岸线做过一次估值,给出的价格是60万/米,按照这个标准,该公司旗下这条长达496米的海岸线价值大约3个亿。该企业计划将海岸线开发成码头,并将110亩海岸线腹地打造成物流园区,预计容量为8万立方米,目前正在和多家上市公司洽谈合作事宜。随着海岸线的开发,未来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增长点。
    一句话:上市后的增长空间巨大。
    还有很多优势,老王就不一一列举了。目前该企业计划于今年三月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预计在今年9月份登陆香港创业板,实现可观的回报。由于港交所有转板政策,该公司计划于19年利用上市公司的便利进行一系列并购重组及产业升级,并于2020年实现创业板转主板,达到市值的第二次飞跃。
    说实话,这的确是老王行走江湖多年见过的最靠谱的项目之一,几乎具备好项目身上的所有特点:利润高、税负低、投资周期短、回报率高,符合上市条件且上市后的增长空间巨大。如果这样的项目都不叫好项目,那老王已经想不到天底下还有什么项目可以称之为“好项目”了。
    对老王而言,一家靠谱的Pre-IPO企业的股权是最稀缺的资源,甚至可以作为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在实行市场经济的香港,只要企业足够好,未来市值的上升空间可以超乎我们的想象。这就是为什么老王宁愿放弃其他赚快钱的机会,也要敏锐地把握住一次做香港优质上市公司股东的机会!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方能成事!正因为老王理解这一点,所以从来不会鄙视别人,而是尊重他人的选择,并努力寻找与他人的合作空间,这才是当下的生财之道。
    写这么多,只是想告诉身边的朋友老王在做什么,打算怎么做,同时也希望和大家挖掘更多的合作契机。如果各位有任何好的想法,欢迎在后台给老王留言!
    2018,让我们打破“鄙视链”,合作共赢!

    隔壁老王
    MY NEIGHBOR LW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