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诗仙李白的“绍兴印象” 绍兴游学--豆田作文茶馆

    周梦晗诗仙李白的“绍兴印象” 绍兴游学|-豆田作文茶馆

    周梦晗
    茶馆按语:
    这期我们推出一篇绍兴文化游学的深度研究文章,让我们接着上期的“浙东唐诗之路”继续行走,跟着大诗人李白走进绍兴。

    点击可查看大图
    诗仙李白的“绍兴印象”
    ——兼析李白与绍兴的因缘
    文 / 单滨新
    在《李白集校注》收录的 1030 多首诗文中,经粗略检索,其中与越州的人、事、物相涉的有 100 首左右,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唐时的越州,辖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永兴 (萧山)六县,与现在的绍兴行政区域大体一致。因此可以说,“诗仙”李白(701—762)与越文化、与现在的绍兴有着密切联系。
    一、李白诗中的“绍兴印象”
    1. 咏越景。李白对越州的秀丽山水多有赞誉。他在《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已大致勾勒了“浙东 唐诗之路”的线路,其中写道:“遥闻会稽美,且度若耶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越州风光给李白留下美好的深刻印象,他对此十分怀念,也经常用其作为美的标准,来比照其他地方的胜景。如“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二));“山川如剡县” ( 《秋浦 歌》之六), “五松何清幽,胜景美沃洲” (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以剡县山川和沃洲胜景比拟秋浦和五松山之美。
    2. 咏越史。 李白对大禹治水、吴越争霸、曲水流觞等绍兴的重大历史事件多有咏颂。如“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公无渡 河》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越中览 古》 ) ; “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酒笔会稽山” (《酬张司马赠墨》 )。李白还巧妙地运用越地的经典故事入诗。如《送贺宾客归越》云: “镜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 应写黄庭换白鹅。”说的 是王羲之喜爱白鹅,山阴有一道士,请他写道教经典 《黄庭经》,以所养白鹅为报酬。《东鲁门泛舟二首》曰: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说的是东晋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阴时,雪夜乘舟造访住在剡 地的好友戴逵,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故事。
    3. 咏越贤。 在李白诗中,治水英雄大禹、越王勾 践、良臣范蠡、书法家王羲之、美女西施、高僧支遁等 越州名贤,也是经常吟咏的对象。如“尧舜当之亦禅禹” ( 《远别离》 ), “范蠡说勾践,屈平去怀王” ( 《留别 曹南群官之江南》 ),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西 施》 ), “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 《王右军》 ),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 石》 ), “今日逢支遁, 高谈出有无”(《赠宣州灵源寺仲 濬公》 )。李白对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和南朝诗人、 我 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尤其是十分敬仰。谢灵运为东晋大臣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在李白诗文中被提到二、三十次之多。其中有“蹈海思仲连, 游山慕康 乐” ( 《越中秋怀》 ),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 (《酬 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 “昨梦见惠连,朝吟谢公诗”(《书情寄从弟邻州长史昭》 )。谢安隐居会稽东山, 李白多次用诗人特有的方式,表达对他东山再起和功成身退的倾慕之情。如“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 (《赠韦秘书子春》),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送 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 “功成拂衣去,归入 武陵原”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
    4. 咏越俗。“越女采莲”是绍兴著名的地域风情, 李白“书越中所见” , 笔下对此多有描绘。如: “耶溪采 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越 女词五首》其三)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 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采莲曲》 )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夏歌》 )由于越地多水,民间妇女常不穿鞋袜,临流而濯,李白对此也印 象很深,形诸吟咏: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 《越中词五首》其一), “玉面耶溪女, 青蛾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浣纱石上女》)李白对越地美 女多有描述, 如“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越女词五首》其五),说的是镜湖 之水澄净明澈如天上之月, 越国的子女美艳如雪。古代美女西施出自越国,李白故以“越艳”泛指越地美女。如“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经乱离后忆回游 书怀赠韦太守》 )。

    二、李白与绍兴有深厚的因缘
    1. 游历之缘。越州山水秀甲江南, “山阴道上行, 如在镜中游”(王羲之语), “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 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顾恺之语)历史上有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 400 多位著名诗人留下了吟颂 稽山鉴水的绚丽诗篇。李白纵情山水,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灵虚舟》 ) 郭沫若也承认,李白“游遍了当时大半个中国的江山”。越州的秀丽山水强烈地吸引着李白,外在地促成了他与绍兴的因缘。
    2. 道教之缘。 李白处在唐朝道教风靡朝野的氛围中,又生长在道教发祥地蜀地,深受影响,成为一个道教徒,他亦自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上安州裴长史书》 ), “六甲”泛指道家经典; “十五 游神仙,仙游未曾歇”。( 《感兴八首》其五)唐时越州 是道教胜地,儒、释、道文化高度发达,其中道家的三十六洞天,越州占有 3 个;七十二福地,越州占有 4 处。剡中的许多名山都与道教有关,“李白有道士气” (毛泽东语),越州便成为李白求仙学道、寻求精神寄托的一个地方。李白漫游越州时,碰到著名道教宗师 司马承祯,蒙其赞誉, “谓余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大鹏赋序》)李白的剡中之旅,也受了道友吴筠之邀。《唐才子传》说: “筠爱会稽山水,往来天 台、剡中,与李白、孔巢父相遇酬唱。”
    3. 理想之缘。李白的一生, 受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影响至深,他的思想是矛盾的,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入世与出世、从政与还山、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周勋初先生在《李白评传》一书中认为,李白有一种“晋代情结”,最艳羡的就是东晋时代的文人风度,十分仰慕 谢安志存高远、隐居待时、功成身退的政治理想和成功实践,努力想成为“唐代的谢安”。李白与谢安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他时常在“咏歌之际,屡称东山 " (李阳冰《草堂集序》 ),希望实现“济苍生”、 “安黎民”的抱负后归隐山林。如他的诗中多次表示这种意愿: “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 “东山春就绿,归隐些浮名” (《留别西河刘少府》 )。李白钟情东山,仰慕谢安,是与其所抱大志、人生理想和平生遭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 创作之缘。李白推崇谢灵运的山水诗,同样促成李白对越州山水的青睐。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李白的许多诗作深受其影响,也曾表示将继谢灵运之后,写作类似山水诗。如“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 览之志》 )。李白多次称颂谢灵运的凤仪与诗歌, 有时 还直接引用谢的诗句。如“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 ‘云霞收夕霏’” (《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 “梦得 ‘池塘生春草’ ,使我长价登楼诗” ( 《赠从弟南平太守 之遥二首》 )。阙庆华先生在《谢灵运、谢朓对李白山水诗的影响》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08 年第 9 期)一文中认为,李白从谢灵运作品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别具个性、 “我化自然”的山水诗。
    5. 交友之缘。李白与许多剡中人情谊深厚,这也是李白追慕越州的原因之一。根据唐·孟所撰的《本 事诗》记载: “太白初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白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 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从此,李白被称为“谪仙人”,人称“诗仙”。两位诗人相逢恨晚,结为莫逆之交。贺知章从天宝三年(744 年) 开始告老还乡、退隐会稽,与李白有知遇之恩的道士 司马承桢、吴筠也曾隐于剡中。会稽和剡中都是好友知交的退隐之处,李白因此对越地念念不忘。李白第二次入越时,曾探访贺知章,惊闻贺老已经病逝,十分悲怅,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充满惆怅之情: “昔好怀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6. 酒仙之缘。 李白被称为 “酒仙”,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据郭沫若先生考证,李白诗中写到酒者占 16%。绍兴黄酒的历史, 最早可追 溯到 7000 年前的河渡文化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即开始酿酒,南北朝时已很有名气,唐代的酒文化十分鼎盛。李白好酒,循酒而来,也在情理之中。李白也经常提到越州饮酒的事。“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 “东山春酒绿, 归隐谢浮名” (《留别西河刘少府》 )。他在第二次入越时,本想与告老返乡的忘年挚友贺知章再次畅饮,但贺老已去,只能怅然而归: “欲向江东去,定将谁举杯。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 (《重忆一首》 )
    游学报名:
    详情请点击:夏日时光机——“2018豆田作文茶馆文化游学夏令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站”开始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