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详解河蟹池塘养殖操作管理过程中的三大关键点-洋泽洮湖渔夫

    周梦晗详解河蟹池塘养殖操作管理过程中的三大关键点-洋泽洮湖渔夫

    周梦晗随着近些年螃蟹价格走低,养殖户赚钱越来越难,要想在价格不能自主的情况下提高养殖效益,就必须在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以及提高池塘整体收入上做文章。
    在当下的螃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多采取频繁消毒杀虫的用药模式来防治虫害、青苔和浓绿水,药品越用越多,用药量越来越大,对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有些药物对螃蟹本来就有刺激,用后对螃蟹生长蜕壳不利,更严重的是因杀蓝藻而导致的翻塘事件在逐年增加,用药风险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避开养殖风险,提高池塘整体收入,合理的池塘操作管理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这也是最能体现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的地方。螃蟹的池塘养殖操作管理有三大关键点。其一,在于蟹池水草的培育管理。常言道“蟹多少,大与小,看水草”,螃蟹养殖能否成功,蟹池水草的管理最关键。水草培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防虫害、防青苔、防老化死亡、防水草泥浆。
    其二,在于苗期管理。主要是提高苗种成活率,这个问题很大,也很复杂。从苗种质量入手,到提高苗种入池成活率,提高蜕壳成活率(特别是第一壳成活率),降低病害,提高转苗成活率,降低高温期死亡率。
    其三,在于水质底质管理。包括肥水调水、净水改底,改善蟹池水体环境条件,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一)蟹池水草培育管理1、蟹池水草虫害防治危害蟹池水草的虫害,主要有摇蚊幼虫和卷叶虫两大类。摇蚊幼虫又称孑孓,发病时间早,流行区域广,发病时间长。全球已知分布的摇蚊科昆虫约有400属,种类数量约为5000种。
    在我国北方,摇蚊通常一年发生2代,4~5月和9~10月可见摇蚊在黄昏时一起成群飞舞,雌雄进行婚配,有时数量之大,看上去像一团黑烟,在池塘湖泊等水体产卵后,栖息密度每平方米达到5万只幼虫的情况并不少见。
    摇蚊幼虫的食性,除了环足摇蚊属Cricotopus中某些专吃植物的种类外,其余种类可分肉食性与杂食性两大类。肉食性种类以甲壳类、寡毛类和其他摇蚊幼虫为食,而杂食性则以细菌、藻类、水生植物和小动物为食。摇蚊成虫几乎不取食,或摄食少量含有糖分的液体。
    夜间有强向光性,灯下常见。羽化后常有婚飞习性,雄成虫成大群在清晨或黄昏群飞,雌虫被吸引入群后即行交尾,常在数秒钟内完成。雌虫一生一般只产一次卵,直接产于水面,或将胶质卵带粘附水生植物上。
    卷叶虫对轮叶黑藻的破坏能力非常强,几天之内就能将整池的水草吃得只剩光杆。卷叶虫难防治的原因首先在于没有掌握好防治时间。如果在防治适期不能施药防治,等看见卷叶或无叶用药,幼虫已进入高龄,防治效果下降。
    其次,药剂选择不当,害虫抗性增加,造成防治效果下降。但卷叶虫在水下超过30厘米就很难存活,利用这一特点,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割掉草头,加深水位,净化水体,再施颗粒肥促进水草重新生长。
    如果池塘没有漂浮物这些虫害都会减少,夜晚设置灭虫灯也能有效降低飞入池塘产卵的害虫数量。更好的做法,是引入青鳉、青虾。
    青鳉、青虾以昆虫幼虫、小软体动物为食,原本就是蟹池内非常常见的有益生物,只是逐年精养对青鳉、青虾群体的破坏、清塘剂的大量使用等造成池塘青鳉、青虾的消失,造成虫害愈演愈烈。
    青鳉个体怀卵量量大,分批次产卵,可快速提高自身整体生物量,加上青鳉对大颗粒饲料整体摄食能力差,不会造成浑水;同时青鳉可以作为饵料鱼提高鳜鱼成活率和出产率,投放了青鳉的池塘还可以增加鳜鱼的投放量,从而增加池塘整体收入。青虾本身价值高,如果形成规模价格也好,也能很好的增加池塘整体收入。2、蟹池青苔的防治

    蟹池青苔大量繁殖造成的危害不用赘述,大家都知道。青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既然是藻类,就可以通过肥水培养有益藻类来抑制青苔。但是肥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有时候肥水不当会导致水体过浓造成水草的萎缩死亡,有时候肥水不当还会导致青苔的疯长。这些问题前者属于用肥过量或肥料比例失衡导致的水浓,后者则是因为青苔量大,肥料不够反而促进青苔生长。
    施底肥能抑制青苔。螃蟹养殖年数长的池塘和新开挖池塘都会遇到底泥偏瘦的问题,底肥不足,有益藻类少,青苔会大量生长;但是底肥过足,特别是鱼池转产的池塘会出现氮肥过多导致后期水太浓,水草萎缩死亡。怎么施底肥,就是要针对不同底泥施用不同肥料。
    底肥不足的池塘,施用发酵有机肥、氮肥、磷肥,以磷肥为主;有些池塘底泥板结严重,则可用微耕机将有机肥、无机肥、活菌打入底泥,以提高后期水草的成活率。底肥过足的池塘,最好能清淤,无法清淤的应施用磷肥。上水后的施肥,以磷肥配合氨基酸、微量元素为主,条件合适可提前少量施用微生态制剂,让有益藻类培养起来。
    施肥量还有一个问题,单位水体体积的施肥量超过一定数量时,不仅不会促进早期水草生长,反而会抑制水草的生长。
    大量青苔杀灭后也可以采取上述方案操作。注意在池塘断肥之前补肥,否则青苔又会生长起来。至于多长时间断肥是没有定数的,要结合池塘自身灵活掌握,当藻类老化开始浑水,水草上开始上泥浆,除开饵料不足导致的浑水问题,其他都可视作断肥。3、水草老化死亡的预防管理水草正常生长到一定阶段会自然老化,水草在生长阶段不停的从水体吸收有毒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但是当水草生长到一定量,超过池塘负荷,达到白天制造的氧气不能满足夜晚自身的消耗这一临界点时,水草就会开始老化死亡。遇到恶劣天气,水温异常,水草死亡量大,会导致缺氧翻塘。因此割草很关键,必须去掉老化水草,促进新水草的生长。
    割草是有讲究的,气候是一方面,割草深度是一方面。割草次数多,会延长水草的恢复。针对割草强度(割草深度和水草整体深度的比例)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控草药物,控制水草生长的同时,也会控制水草从水体中吸收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降低池塘整体溶氧水平,降低螃蟹脱壳生长的效益。
    此外,也可以在蟹池中用沉网隔开一定面积养殖草鱼,水草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可以割草喂鱼,草鱼吃草后排出的残渣粪便又可以起到肥水的效果,既增加水体肥度,又增加效益。4、水草泥浆防治管理饵料不足,水体老化,底泥中有机质过多是水草泥浆产生的主要原因。底层鱼、小龙虾过多极易导致饵料不足,龙虾螃蟹会破坏水草,搅动底泥,使底泥中的泥沙有机质等粘附到水草上。
    因此当龙虾量过多时,应大量提高投喂量,如果超过池塘负荷,水环境不能承受时则要赶紧大量捕捞龙虾,降低龙虾总数量;如果底层鱼过多水混,则应赶紧想办法灭掉过多的底层鱼。
    下雨、大风天气,底泥不稳定,泥沙中的有机质也会悬浮起来,同时,新开塘口水面和池埂接触面最好用密网、薄膜等隔起来,防止冲刷的泥沙进入水体。水体中藻类老化死亡形成的有机质也会粘附在水草上。
    水草上泥浆增多,容易滋生纤毛虫,其实浑水、浓水都易生长各种各样的虫,这些虫其实是净化水体的,只是时间慢很难达到养殖中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很多人推荐杀虫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只要保证水体中的悬浮有机质少(浑水是泥沙多,底层有机质吸附于水体,浓水是藻类死亡产生的有机质多),就可以达到防虫的目的。而且螃蟹脱壳是会将纤毛虫一块蜕去的,蜕壳后保证水体不混不浓就行。
    去除水草泥浆,用腐殖酸钠就行,即能除掉水草泥浆,又能促进水草生长。使用微生态制剂,则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有机质,微生态底改产品能激发底泥活性,定向分解底泥中的有机质。(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