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话题:我是这样爱上读书的-Shirley ART LIFE

    周梦晗话题:我是这样爱上读书的-Shirley ART LIFE

    周梦晗编者按:中国旧小说、文言文,翻译(日译本)小说,古诗词、楚剧、画报(《大众电影》、《画报》、《知音》、《读者》)那都是儿时寒暑假常伴左右的读物。有一年暑假迷上了日译小说,每读完一本,总不免缠着大人给我梳理一番人物关系。至今读过什么全都忘光了,唯独记得自己上学再也用不着查字典了。对艺术(电影、美术、诗词、戏剧)的启蒙就在小镇上的旧书店和外祖父母家的阁楼上开启了。十二岁以后,踏上了独自外出求学的"征途",在异地学校的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里,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世界名著和成套的中国现代文学大家们写的书,每周办黑板报和手抄报需要的素材就从那些书里面"摘录",六年的中学生活就在日复一日地的读读写写中度过了。爱上读书,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算起来,已有近三十年的光阴。不知这幸运还会伴随我多久,只愿让这儿时的爱好在暮年继续保持下去。
    至从在个人微信上宣布了我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春节逾半年的书单(文末详细书单)我就一直被各种声音"包围",这中间有赞叹、有鼓励、有质疑、也有“责难”。有网友问我如今一天翻阅四五本小说是如何做到的?我只有一句话:"一万小时定律"坚持每天阅读二、三个小时,每日(至少每周)一篇札记,坚持五年日一日。如此这般,十年后阅读可望"一目十行",再难啃的书也照样"拿下"。那些花几年甚至几十年光阴只读一个哲学家的理论著述,专注力着实让人佩服,不过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方式"。于我的阅读理念是迥异的,文史艺哲,任选其一深入挖掘,到达一定的阶段即可"开枝散叶",涉猎其他相关门类。举一反三即可触类旁通,如此读书,必有收获。培养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一项"无用之用"(唱歌、绘画、舞蹈、戏曲、朗诵等)都是进入“乃大用”的途径,只要自己喜欢也愿意坚持,其他顺其自然,只管交给岁月,时光荏苒必定能收获一个美好的人生。它不仅能让你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而且能让你时刻享受生活。最令人欣喜的是,它能激发我时刻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一个个未知的领域,永葆青春的活力。我想即便哪一天我即便是八十老妪,也定能享受二八芳华的妙曼青春。——黄莎莉
    每个人的童年未必都像童话,但是至少该像童年。若是在都市的红尘里长大,不得亲近草木虫鱼,且又饱受考试的威胁,就不得纵情于杂学闲书,更不得看云、听雨,发一整个下午的呆。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正是抗战,尽管贫于物质,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稚小的我乃得以亲近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所以每次忆起童年,我都心存感慰。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底,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若是等到大学才来补救,就太晚了,所以大一国文之类的课程不过虚设。我的幸运在于中学时代是在纯朴的乡间度过,而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也宜于学习中文。
    1940年秋天,我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成为初一的学生。那家中学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靠近嘉陵江边,因为抗战,才从南京迁去了当时所谓的“大后方”。不能算是什么名校,但是教学认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几年打结实的。尤其是英文老师孙良骥先生,严谨而又关切,对我的教益最多。当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后我是否进外文系,大有问题。至于国文老师,则前后换了好几位。川大毕业的陈梦家先生,兼授国文和历史,虽然深度近视,戴着厚如酱油瓶底的眼镜,却非目光如豆,学问和口才都颇出众。另有一个国文老师,已忘其名,只记得仪容儒雅,身材高大,不像陈老师那么不修边幅,甚至有点邋遢。更记得他是北师大出身,师承自多名士耆宿,就有些看不起陈先生,甚至溢于言表。
    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贡来教我们国文。他是戴伯琼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惯称的“老夫子”。依清制科举,每十二年由各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的生员,保送入京,也就是贡入国子监。谓之拔贡。再经朝考及格,可充京官、知县或教职。如此考选拔贡,每县只取一人,真是高材生了。戴老夫子应该就是巴县(即江北县)的拔贡,旧学之好可以想见。冬天他来上课,步履缓慢,意态从容,常着长衫,戴黑帽,坐着讲书。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现在的学生,甚至主修中文系的,也往往只会默读而不会吟诵,与古典文学不免隔了一层。
    为了戴老夫子的耆宿背景,我们交作文时,就试写文言。凭我们这一手稚嫩的文言,怎能入夫子的法眼呢?幸而他颇客气,遇到交文言的,他一律给六十分。后来我们死了心,改写白话,结果反而获得七八十分,真是出人意外。有一次和同班的吴显恕读了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佩服其文采之余,对纷繁的典故似懂非懂,乃持以请教戴老夫子,也带点好奇,有意考他一考。不料夫子一瞥题目,便把书合上,滔滔不绝,不但我们问的典故他如数家珍地详予解答,就连没有问的,他也一并加以讲解,令我们佩服之至。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的父母都算不上什么学者,但他们出身旧式家庭,文言底子照例不弱,至少文理是晓畅通达的。
    我一进中学,他们就认为我应该读点古文了,父亲便开始教我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母亲也在一旁帮腔。我不太喜欢这种文章,但感于双亲的谆谆指点,也就十分认真地学习。接下来是读《留侯论》,虽然也是以知性为主的议论文,却淋漓恣肆,兼具生动而铿锵的感性,令我非常感动。再下来便是《春夜宴桃李园序》《吊古战场文》《与韩荆州书》《陋室铭》等几篇。我领悟渐深,兴趣渐浓,甚至倒过来央求他们多教一些美文。起初他们不很愿意,认为我应该多读一些载道的文章,但见我颇有进步,也真有兴趣,便又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滕王阁序》《阿房宫赋》。
    父母教我这些,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哦给我听。父亲诵的是闽南调,母亲吟的是常州腔,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曳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亢,我习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骈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阖自如。这样的反复吟咏,潜心体会,对于真正进入古人的感情,去呼吸历史,涵泳文化,最为深刻、委婉。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
    不过那时为我启蒙的,还应该一提二舅父孙有孚先生。那时我们是在悦来场的乡下,住在一座朱氏宗祠里,山下是南去的嘉陵江,涛声日夜不断,入夜尤其撼耳。二舅父家就在附近的另一个山头,和朱家祠堂隔谷相望。父亲经常在重庆城里办公,只有母亲带我住在乡下,教授古文这件事就由二舅父来接手。他比父亲要闲,旧学造诣也似较高,而且更加喜欢美文,正合我的抒情倾向。他为我讲了前后《赤壁赋》和《秋声赋》,一面捧着水烟筒,不时滋滋地抽吸,一面为我娓娓释义,哦哦诵读。他的乡音同于母亲,近于吴侬软语,纤秀之中透出儒雅。他家中藏书不少,最吸引我的是一部插图动人的线装《聊斋志异》。二舅父和父亲那一代,认为这种书轻佻侧艳,只宜偶尔消遣,当然不会鼓励子弟去读。好在二舅父也不怎么反对,课余任我取阅,纵容我神游于人鬼之间。
    后来父亲又找来《古文笔法百篇》和《幼学琼林》《东莱博议》之类,抽教了一些。长夏的午后,吃罢绿豆汤,父亲便躺在竹睡椅上,一卷接一卷地细览他的《纲鉴易知录》,一面叹息盛衰之理。我则畅读旧小说,尤其耽看《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甚至《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七侠五义》《包公案》《平山冷燕》等等也在闲观之列,但看得最入神也最仔细的,是《三国演义》,连草船借箭那一段的《大雾迷江赋》也读了好几遍。至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则要到进了大学才认真阅读。当时初看《红楼梦》,只觉其婆婆妈妈,很不耐烦,竟半途而废。
    早在高中时代,我的英文已经颇有进境,可以自修《莎氏乐府本事》,甚至试译拜伦《海罗德公子游记》的片段。只怪我野心太大,头绪太多,所以读中国作品也未能全力以赴。我一直认为,不读旧小说难谓中国的读书人。“高眉”(high-brow)的古典文学固然是在诗文与史哲,但“低眉”(low-brow)的旧小说与民谣、地方戏之类,却为市井与江湖的文化所寄,上至骚人墨客,下至走卒贩夫,广为雅俗共赏。身为中国人而不识关公、包公、武松、薛仁贵、孙悟空、林黛玉,是不可思议的。如果说庄、骚、李、杜、韩、柳、欧、苏是古典之葩,则西游、水浒、三国、红楼正是民俗之根,有如圆规,缺其一脚必难成其圆。
    读中国的旧小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认识旧社会的民情风土、市井江湖,为儒道释俗化的三教文化作一注脚;另一则是在文言与白话之间搭一桥梁,俾在两岸自由来往。当代学者概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是“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育,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根底太弱,虚不受补。倒是旧小说融贯文白,不但语言生动,句法自然,而且平仄妥帖,词汇丰富;用白话写的,有口语的流畅,无西化之夹生,可谓旧社会白语文的“原汤正味”,而用文话写的,如《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与唐人传奇之类,亦属浅近文言,便于白话过渡。加以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小说最能使青年读者潜化于无形,耽读之余,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虽不足从事甚么声韵训诂,至少可以做到文从字顺,达意通情。
    我那一代的中学生,非但没有电视,也难得看到电影,甚至广播也不普及。声色之娱,恐怕只有靠话剧了,所以那是话剧的黄金时代。一位穷乡僻壤的少年要享受故事,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读旧小说。加以考试压力不大,都市娱乐的诱惑不多而且太远,而长夏午寐之余,隆冬雪窗之内,常与诸葛亮、秦叔宝为伍,其乐何输今日的磁碟、录影带、卡拉OK?而更幸运的,是在“且听下回分解”之余,我们那一代的小“看官”们竟把中文读通了。同学之间互勉的风气也很重要。巴蜀文风颇盛,民间素来重视旧学,可谓弦歌不辍。我的四川同学家里常见线装藏书,有的可能还是珍本,不免拿来校中炫耀,乃得奇书共赏。
    当时中学生之间,流行的课外读物分为三类:即古典文学,尤其是旧小说;新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白话小说;翻译文学,尤其是帝俄与苏联的小说。三类之中,我对后面两类并不太热衷,一来因为我勤读英文,进步很快,准备日后直接欣赏原文,至少可读英译本,二来我对当时西化而生硬的新文学文体,多无好感,对一般新诗,尤其是普罗八股,实在看不上眼。同班的吴显恕是蜀人,家多古典藏书,常携来与我共赏,每遇奇文妙句,辄同声啧啧。
    有一次我们迷上了《西厢记》,爱不释手,甚至会趁下课的十分钟展卷共读,碰上空堂,更并坐在校园的石阶上、膝头摊开张生的苦恋,你一节,我一段,吟咏什么“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后来发现了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也激赏了一阵,并传观彼此抄下的佳句。至于诗词,则除了课本里的少量作品以外,老师和长辈并未着意为我启蒙,倒是性之相近,习以为常,可谓无师自通。当然起初不是真通,只是感性上觉得美,觉得亲切而已。遇到典故多而背景曲折的作品,就感到隔了一层,纷繁的附注也不暇细读。不过热爱却是真的,从初中起就喜欢唐诗,到了高中更兼好五代与宋之词,历大学时代而不衰。
    最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闽腔吴调的口授启蒙,兼采二舅父哦叹之音,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一波三折,余韵不绝,跟长辈比较单调的诵法全然相异。五十年来,每逢独处寂寞,例如异国的风朝雪夜,或是高速长途独自驾车,便纵情朗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或是“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顿觉太白、东坡就在肘边,一股豪气上通唐宋。若是叶起更高古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兴就更加苍凉了。
    《晋书》王敦传说王敦酒后,辄咏曹操这四句古诗,一边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作节拍,壶边尽缺。清朝的名诗人龚自珍有这么一首七绝:“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客苍凉酒半醒。自别吴郎高咏减,珊瑚击碎有谁听?”说的正是这种酒酣耳热,纵情朗吟,而四座共鸣的豪兴。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感性的生命所在。只用今日的国语来读古诗或者默念,只恐永远难以和李杜呼吸相通,太可惜了。
    前年十月,我在英国六个城市巡回诵诗。每次在朗诵自己作品六七首的英译之后,我一定选一两首中国古诗,先读其英译,然后朗吟原文。吟声一断,掌声立起,反应之热烈,从无例外。足见诗之朗诵具有超乎意义的感染性,不幸这种感性教育今已荡然无存,与书法同一式微。去年十二月,我在“第二届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对各国的汉学家报告我中译王尔德喜剧《温夫人的扇子》的经验,说王尔德的文字好炫才气,每今译者“望洋兴叹”而难以下笔,但是有些地方碰巧,我的译文也会胜过他的原文。众多学者吃了一惊,一起抬头等待下文。我说:“有些地方,例如对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这种地方,原文不如译文,不是王尔德不如我,而是他捞过了界,竟以英文的弱点来碰中文的强势。”
    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

    余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离世,享年90岁。
    文章来源:文学批评

    贤尘寄语:今天是 3.8 国际妇女节,祝全天下的女性朋友节日快乐!做一名独立女性,并非要你永远不需要别人,也不是一定要做女强人,而是学会为自己负责,看到自己的独特,有自己的世界和生活。今天的“女神节”(2018年3月8日),分享我春节前后的书单,享受生活,每晚阅读。
    一.哲学类:
    1.《美,这奇特的理念》&朱利安;
    2.《论普世》&朱利安;
    3.《论时间:生活哲学的要素》&朱利安(法);
    4.《无聊的哲学》&拉斯·史文德森(挪威);
    5.《时尚的哲学》&拉斯·史文德森(挪威);
    6.《恐惧的哲学》&拉斯·史文德森(挪威);
    7.《罗素的道德哲学》&罗素(英);
    8.《哲学与人生》&傅佩荣(台);
    9.《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叔本华(德);
    10.《哲学导论》&张世英(教材&复);
    11.《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教材&复);
    12.《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教材&复);
    13.《权力意志》&尼采(德);
    14.《做生命的旁观者》&米歇尔·德·蒙田(法);
    16.《人生这道难题》&弗朗西斯·培根(英);
    17.《用心聆听世界》&华尔多·爱默生(美);
    18.《空间的诗学》&加斯东·巴什拉(法);
    19.《周国平文集精选》&周国平;
    20.《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周非;
    21.《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22.《恶的美学》&彼得·安德雷·阿尔特(德);
    23.《批评家的任务-与特里·伊格尔顿的对话》&马修·博蒙特(英);
    24.《自由主义》&李强(社会思潮);
    25.《艺术哲学-当代分析美学导论》&诺埃尔·卡罗尔(美);
    26.《美的六种命名》&克里斯平·萨特维尔(美);
    27.《消费社会》&让·鲍德里亚(法);
    28.《绝对批评》&罗伯特·休斯(澳)。
    二、美术类:
    1.《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李军;
    2.《西方美术史》&丁宁;
    3.《信仰与观看——哥特式大教堂艺术》&罗兰·雷希特(法);
    4.《观赏之道——如何体验当代艺术》&奥西安·沃德(英);
    5.《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一部别样的绘画描述集》&达尼埃尔·阿拉斯(法);
    6.《图像学——视觉艺术的意义与解释》&陈怀恩(台);
    7.《图说中国绘画史》&高居翰(美);
    8.《20世纪台湾美术发展史》&陈明;
    9.《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万青力;
    10《穷尽一生亦不过无限接近——2008-2017抽象艺术研究文献》&《艺术库》杂志11.《2013-2015北大美术史博士生论文选集》&李淞(编);
    12.《IAAC年度2014 -2017展览评论集》;
    13.《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雷吉斯·德布雷(法);
    14.《艺术何为-马克·罗斯科德艺术随笔》&米格尔等编(西班牙);
    15.《当代艺术的危机-乌托邦的终结》&伊夫·米肖(法);
    16.《当代艺术之争》&马克·吉梅内斯(法);
    17.《看见与被看》&迪迪·于贝尔曼(法)
    18.《在图像前》&迪迪·于贝尔曼(法);
    19.《当代艺术做什么》&陆兴华(杂文);
    20.《冷眼看世界·艺术德国/法国》&李飒;
    21.《艺术学原理》&王一川(教材);
    22.《艺术导论》&邹跃进(教材);
    23.《20/90年代北京东村行为艺术》&段君;
    24.《搅局-我来戳艺术江湖的泡泡》&陈晓峰;
    25.《黑白立场》&江铭;
    25.《我们的花家地》&段少锋;
    26.《杜尚与/或/在中国》&唐冠科(美);
    27.《背后的故事评论影像集》&徐冰等著;
    28.《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家全显光》&王新;
    29.《意大利艺术巡游》&毛君炎;
    30.《塞纳河畔的沙龙-狄德罗论绘画》&狄德罗(法);
    31.《拉斐尔的异像灵见》&达尼埃尔·阿拉斯(法);
    32.《意象》&叶朗(编)第四期学术论文集;
    33.《艺术评论》&王一川(编)第一期;
    三.影视设计建筑类:
    1.《杭州的古建筑》&马时雍(编);
    2.《明日之城市》&柯布西耶(法);
    3.《建筑的意境》&萧默(中);
    3.《收缩的城市》&同济国际研究(编);
    4.《设计美学》&徐恒醇(教材);
    5.《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1673-1968》&H.F.马尔格雷夫(美);
    6.《The Art-Architecture Complex》&Hal Foster(美)/艺术与建筑;
    7.《电影史》&让·吕克·戈达尔(法);
    8.《电影政治》&王小鲁(电影评论);
    9.《影迷文化史》&李洋;
    10.《电影美学分析原理》&王志敏(教材);
    11.《为了复仇看电影》&韩松落(杂文);
    12.《外国电影批评文选》&杨远婴(编);
    13.《幕味-重访影史与策展实践》&沙丹;
    14.《世界摄影史》(简)&顾铮;
    15.《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陈炎;
    16.《享受你的症状——好莱坞内外的拉康》&齐泽克(斯洛文尼亚)。
    四、文史类
    1.《民主与乌托邦》&陈彦;
    2.《沉醉春风——追寻郁达夫及其他》陈子善;
    3.《钩沉新月——发现梁实秋及其他》陈子善;
    4.《如花美眷,抵不过似水流年》&白落梅(红楼梦文集);
    5.《亚洲思想运动报告》&高士明(编);
    6.《三个艺术世界》&高士明(编);
    7.《持微火者——当代文学的二十五张面孔》&张莉(文学评论集);
    8.《以平等之明——托克维尔与[美国的民主]》&杨照;
    9.《苏州诗画》&吴企明(诗词鉴赏);
    10.《妓女与文人》&斋藤茂(日);
    11.《法国现代诗抄》&瓦莱里(法编);
    12.《唯有孤独恒常如新》&伊丽莎白·毕肖普(美)诗集;
    13.《文学的邀约》&格非(杂文集);
    14.《孤独六讲》&蒋勋(杂文集);
    15.《我承认我不曾沧桑》&蒋方舟(杂文集);
    16.《纪伯伦诗文精选》&纪伯伦(黎巴嫩);
    17.《我比春天温暖》&李立屏(诗集);
    18.《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教材);
    19.《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杨冬;
    20.《后戏剧剧场》&汉斯·蒂斯·雷曼(德);
    21.《德国战后文学中"自然与人"关系反思》&施显松(论文集);
    22.《文化批评何去何从》&徐偾;
    23.《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简编》&楼成宏(编);
    24.《再造文明之路-胡适传》&罗志田
    25.《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马泰·卡林内斯库(美)文学批评论文集;
    26.《后现代转向》&伊哈布·哈桑(美)现代文学批评文集。
    以上或有重读之作,也有反复精读之品,但基本上全是2017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春(3月初)阅览的书目。

    Shirley ART LIFE: 关注艺术 持续分享
    您有任何建议、供稿都可发至邮箱: 842789159@qq.com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使用部分文字和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并及时处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原创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