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诗评 中诗报同题诗精选《守望》点评(三首) 人中马陈虚炎 【原创】-双马写作

    周梦晗诗评 中诗报同题诗精选《守望》点评(三首) 人中马陈虚炎 【原创】-双马写作

    周梦晗
    中诗报同题诗精选《守望》诗评
    12.守望
    文/云瑶 (山东)
    巷口的古槐树下
    童年清澈的欢声笑语
    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依然回荡
    母亲声声呼唤着乳名
    绕过沧桑岁月
    润湿了我的眼眸
    老屋一缕缕淡淡的炊烟
    升腾在游子的心头。登高遥望
    吟念着余光中的《乡愁》
    村口的磨盘旁
    母亲依旧站立着,如雕像般
    独自守望着内心的期盼
    陈虚炎浅评:从诗人朴实的文字中看到一份宁静和真诚。我以为,以上所有景色都是紧随作者心境的产物--毋宁说是作者看到之景观,不如说是作者由心境所选择的景观。“物由心生”或许在哲学上与唯物主义相矛盾,但诗本身就是反唯物主义的,只有将诗人文字所可变现的外化充分内化成她的心境,彼此符合,对应,或者说两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只有这时,一切诗歌中的物镜才是成立的,才是意象的“实相”。否则诗歌之内容表现无论多完美,都只是作者虚假的观感和玩弄的文字,是一种对应不起来的“虚像”。
    2018.12.10
    18.守望
    文/心路(延安)
    林子,无怨无悔
    群山,如同君王
    寒冷的风疾步而过
    枝桠上的雀窝来回摇晃
    芦苇卑微地摇曳着
    冰面酷似“创可贴”
    冬季像一部微电影
    “主角”很滑稽
    梅也好,雪也罢
    只是岁月的点缀
    香艳与洁白
    是宿命
    距离一栋楼并不远
    那扇窗子开与不开
    其实,都不重要
    只是,一缕思念不由自主
    陈虚炎浅评:守望的含义,大概是怀抱一份感情,等待她的回归。因为离开,所以驻守,因为遥远,所以盼望。里面还应有一份坚定的意志,因为相信那感情是可以也必须要回归。然而,长久守候下,再坚定的信念也会有所动摇和怀疑的。这诗并不只是表达简单期盼的温情,而是对观察事物做出各种“理性”的定义。我们很难透过那种理性,来裁决该诗是否“丧失了情感”,并且在诗人反思式的文字背后,我们所紧紧跟随的这份情感似乎并未丧失,反而加强了!有时,理性也是一种手法,是较风花雪月更动人的感情。我相信诗人是真正透过冰冷而感悟到了温情。就像其所言:香艳与洁白,是宿命。守望者,莫不是相信而执着于她自我宿命的,并且因思念而时常“愤慨着”的观察者呢?只是她并非对周遭景观作闺怨般的牢骚,而是进行理性的判决罢了。
    2018.12.10
    53.守望(12-8上海)
    文/禹昼(上海)
    隔着12月目光穿不透诀别
    高举的悲伤一次次落下
    夯土垒起的疼痛一层层加重
    这个月怀念灌满了铅
    无助的时候数着日升月落
    将日历码起的时间一片片铲平
    怎奈年轮用无情的手
    将阴阳的围篱一点点加厚
    逝去的时光是一堵墙
    昨天和今天之间是一堵墙
    遗忘慢慢长成一堵墙
    麻木更是无边无际的墙
    思念,其实也是一堵墙
    但12月,疼痛还是爬过墙头
    墙的那一边,是你的守望
    墙的这一边,是我的守望
    陈虚炎浅评:重复是需要技巧的,简单重复并不一定造成情感的叠加,这也是我不太喜欢用过多排比或反复修饰的诗歌的原因。然而这诗不同,它的重复感是有顿挫和抑扬的,并且句式与句式间也有着明显的层次变化。全诗富有浓厚的情感,就像一层层波浪叠加上去,有中断,也有高潮。其实该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通篇没有描绘一个具体景物,而仅仅在探讨时间与思念的关系,无论是日升日落,还是“阴阳的围篱”(该词用的相当自然和谐,将生者与亡灵的界限划分开,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意象感以及震撼人心的厚重感),或者那一道道“墙”,都是造成沉重感的“包袱”。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包袱,让守望变得责任艰巨,让疼痛感变成可以体会的真实。
    201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