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诗名远扬震京城-清水Jenny_0

    周梦晗诗名远扬震京城-清水Jenny

    周梦晗李清照才华横溢,在她父亲的朋友圈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她父亲在朝为官,朋友圈内的人自然不是凡夫俗子,而是文人雅士。茶余饭后,李清照的诗文也是大家喜欢谈论的话题之一。
    有一天他们读到了少女李清照写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不由眼前一亮,拍案叫绝!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前人、今人诗词中也屡屡涉及,然而李清照别出心裁,更胜一筹。
    比如盛唐孟浩然《春晓》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是舒适的,处处啼鸟声惊醒了诗人的酣梦。春天清晨的勃勃生机透过“啼鸟声”显露出来,一个问句“花落知多少”则写出了对落花的关心,表现了诗人爱花、惜花之情。
    晚唐韩偓将这一番诗意在《懒起》一诗中表达为:“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对落花投以更多的关注,但“侧卧”的从容姿势说明诗人的心情并不那么紧张迫切。
    李清照的词显然直接从韩偓作品中变化而来,一问一答,形象生动,“绿肥红瘦”,令人耳目一新。全词用语浅近平白,语意却深沉含蓄,表现了花季少女的朦胧淡约愁思。这首词一传出,‘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
    李清照的词是如此引人共鸣,渐渐地在父辈们畅谈诗文时,也能看到李清照的身影。最值得称道的李清照十七岁那年,提笔应和苏门四大学土之一张耒的诗,诗名为《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要从唐朝著名文人元结说起。
    公元761年,元结写了一篇文章叫《大唐中兴颂》,主题是歌颂安史之乱结束后唐代社会经过修养生息慢慢走向中兴,还特意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并刻在浯溪的一块石崖上,时人谓之“摩崖碑”。
    北宋政局混乱,大批有识之士以笔为枪,借古讽今。活跃其中的张耒借此在元符二年左右作了一篇《读中兴颂碑》,来应和元结撰写的《大唐中兴颂》来抒发自己的情怀,黄庭坚等好友纷纷来和,其中张耒、黄庭坚的和诗被宋人视为绝唱,觉得无人能继。
    结果十七岁的李清照,初生牛犊不怕虎,连和两首,震动京城。李清照此诗一出即赢得众多称赞,有的惊诧女流之辈竟能作出此诗,有的惊叹此作与李白诗风极为相似。其中“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深刻剖析了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军队出师不利的深层原因,比张耒的诗立意还要高。她借古讽今,表现出卓尔不群的政治见识,显示出来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
    真是李家有女初长成,雏凤清于老凤声。直至明朝,时人陈宏绪还称李清照这两首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附文:《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仪光弼不自猜,无心悔祸人心开。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唐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