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论“清河”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大张氏网

    周梦晗论“清河”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大张氏网

    周梦晗请点上面蓝色字“大张氏网”大张氏网
    大张氏网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张”,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大张氏网”,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张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传承张氏文化,传播张氏正能量!!!

    本文导读:清河自古以来是世家大族的集聚之地。“天下张姓出清河”“天下房氏,无出清河”“清河族”等民间俗语,自古有之,沿袭至今;这些俗语既是姓氏文化世俗化的产物,也是姓氏历史的简单结语,其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来自于长期以来的历史认同。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上以“清河”为郡望的名门望族,以及清河在中国姓氏文化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清河是张氏、贝氏、汲氏的起源地,还是崔、房、窦等26支名门巨族的历史郡望。
    清河以是29个姓氏的历史郡望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六,由此可见“清河”在中华姓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由此不难理解:为何清河能成为天下张氏的发源地了!

    李靖在首届中华张氏文化论坛上发言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姓氏作为记录家族血缘传承的文化符号,深深铭刻在民族记忆之中。在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下,姓氏是家庭、宗族、宗法等社会构成的主要元素,起着聚宗族、明世系、别婚姻、分贵贱等社会功能。由此衍生的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传承不坠,历久弥新。时至今日,姓氏文化研究则表现为对共同祖先的追忆,对民族渊源的追述,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基石,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依托。位于古黄河和大运河之畔的河北省清河县,是中国姓氏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是张、贝、汲3个姓氏的起源地,还是张、崔、房、窦等29支名门巨族的历史郡望,在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以“清河”为郡望的名门望族
    (一)清河望族概说
    中华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各姓氏均有自己的历史郡望。“郡望”是“郡”和“望”的合称;从字义上讲,“郡”是战国到隋唐时期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今天的省或地级市;“望”指的是被敬仰、祈望的地方大族;“郡望”联合在一起指的是以栖居之郡命名且在全国范围内享有声誉的名门大族。在姓氏文化里,郡望又被赋予姓氏的起源地或发家地的含义[1],表示在姓氏人口的繁衍、迁徙和传播中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是同族人口感情上的认同地、纪念地。
    郡望之说在姓氏文化中具有较高权威性。古人讲究“夫人立身在世,姓望为先,若不知之,岂为人子?虽即博学,姓望殊乖,晚长后生,切须披览,但看注脚,姓望分明。”[2]这段话充分表达了古代人们对姓氏郡望的高度重视。而且在历史上,“郡望不是随便定的,是经朝廷的专设机构图谱局指示州、郡专管这事的中正(官名)逐一核定上报的。”[3]因此历来姓氏文化研究者,无不重视对姓氏郡望的研究,从中取材或找寻切入点。
    清河自古以来是世家大族的集聚之地。“天下张姓出清河”“天下房氏,无出清河”“清河族”等民间俗语,自古有之,沿袭至今,这些俗语既是姓氏文化世俗化的产物,也是姓氏历史的简单结语,其广泛的社会认可度来自于长期以来的历史认同。在谱牒家乘中,“清河堂”是张、孙、崔、温等诸多姓氏的著名堂号,“清河家声”“清河世泽”等词语也屡屡见于祠堂楹联、谱牒文存。二十四史、姓氏文献对清河古代世家大族也多有记载,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清河东武城张氏……”唐《元和姓纂》载“魏大和中,定清河崔为山东五姓甲门。”唐敦煌本《姓氏录》载“清河郡七姓:贝州。崔、张、房、向、傅、路、靳。”唐敦煌本《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载“贝州清河郡,出十九姓:张、房、崔、戴、靳、聂、孟、傅、盖、卓、隋、尚、汲、樗、且、贵、革、舒、路。”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五·十五灰》载“唐魏郑公定天下诸州姓谱,以崔、张、房、何、傅、靳为贝州清河郡六姓”,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选择当今人口数量在5万人以上的姓氏432个,以清代王谟辑本《世本》、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南北朝何承天《姓苑》、唐林宝《元和姓纂》、唐高士廉等《大唐氏族志》、唐敦煌本《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宋欧阳修《新唐书·艺文志》、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明凌迪知《古今万姓通谱》、明陈士元《姓觽》、当代徐铁生《中华姓氏源流大词典》、巫声惠《中华姓氏大典》等十三种姓氏书籍为基础,并参照其他姓氏著作,对中国历史上的“郡望”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数据统计。如下表:
    中国古代姓氏郡望情况一览表
    数量
    排名
    古地名
    今地名
    以为郡望的姓氏数量
    以为郡望的姓氏
    1
    河南郡
    河南洛阳
    80
    王 刘 陈 周 朱 高 梁 宋 于 萧 肖 程 袁 许 苏 卢 贾 阎 闫 潘 田 方 石 陆 孔 丘 邱 史 侯 万 常 贺 赖 窦 云 鲍 元 穆 屈 祝 路 单 向 句 勾 苟 褚 骆 桑 荀 车 柴 艾 帅 利 寇 怀 嵇 宿 伊 红 山 房 剧 司寇 闻人 长孙 南宫 独孤黄 胡 邓 苏 孟 骆 庹 吉 盖 种 来
    2
    京兆郡
    陕西西安
    45
    王 张 陈 高 宋 冯 程 吕 杜 田 金 郝 孔 康 史 段 黎 鄷 米 计 路 韦 宗 舒 晁 寿 羊 冷 商 全 祖 车 瞿 那 别 浦 扈 滑 於 尚 宗政 羊舍 申屠 皇甫 百里
    3
    太原郡
    山西太原
    40
    王 张 孙 郭 袁 许 阎 闫 田 邹 郝 白 秦 龙 易 常 武 毕 祁 狄 伏 祝 闵 阮 邬 温 胥 迟 霍 师 匡 宿 宫 郁 鲜 澹台 宇文 尉迟 令狐 呼延
    4
    南阳郡
    河南南阳
    34
    李 张 刘 赵 郑 韩 邓 叶 杜 任 范 邹 孔 白 龙 岑 庞 乐 樊 晁 滕 卓 庹 帅 厉 翟 仇 井 詹 姬 糜 并 厍 隆
    5
    天水郡
    甘肃天水
    30
    王 杨 赵 梁 曾 阎 闫 田 姜 秦 龙 段 尹 皮 狄 臧 强 庄 严 权 纪 艾 那 阚 别 秋 双 子车 乐正 上官
    6
    清河郡
    河北清河
    29
    张 傅 付 戴 代 崔 窦 贝 温 聂 汲 房 尚 革 孙 廖 曹 周 檀靳 孟 盖 卓 隋 樗 且 贵 舒 路
    7
    汝南郡
    河南上蔡
    28
    陈 周 吴 袁 许 沈 范 廖 邵 昌 齐 和 穆 盛 梅 危 殷 兰 商 蓝 沙 柴 盖 应 翟 糜 乌 轩辕
    8
    渤海郡
    河北沧州
    23
    李 陈 吴 高 石 邹 龚 刁 童 檐 裘 句 勾 甘 封 巴 居 区 欧 劳 詹 欧阳 赫连
    9
    陈留郡
    河南开封
    21
    王 周 吴 孙 谢 袁 任 史 贺 卫 时 茅 路 阮 屠 边 池 伊 虞 富 公良
    9
    冯翊郡
    陕西大荔
    21
    张 刘 郭 谢 吕 雷 武 乔 桥 游 党 严 殷 岳 吉 印 焦 索 寇 司寇 梁丘
    11
    河内郡
    河南沁阳
    20
    张 杨 苏 范 陆 秦 常 赖 毕 安 平 穆 古 乐 苟 骆 红 山 淳于 司马
    11
    平阳郡
    山西临汾
    20
    邓 汪 柏 凤 句 勾 牟 巫 解 饶 纪 柴 欧 区 经 仇 曲 麹 来 邴
    11
    扶风郡
    陕西凤翔
    20
    何 马 梁 宋 苏 丘 邱 万 段 窦 鲁 祁 耿 班 井 惠 干 法 段干 公孙
    14
    河东郡
    山西永济
    19
    王 张 胡 罗 吕 薛 卫 俞 廉 耿 柳 宗 裴 母 霍 蒲 聂 宫 羊舍
    15
    东海郡
    山东郯城
    18
    王 陈 徐 何 于 姜 孟 昌 鲍 臧 茅 庄 戚 殷 关 竺 寇 糜
    16
    颍川郡
    河南禹州
    17
    陈 赵 韩 冯 钟 路 赖 臧 陆 邬 晁 应 庾 干 乌 钟离 拓跋
    17
    济阳郡
    河南兰考
    15
    蔡 丁 谭 江 易 陶 柏 卞 柯 左 查 庾 虞 长孙 东门
    17
    吴兴郡
    浙江杭州
    15
    吴 沈 余 姚 邱 丘 钱 水 明 尤 施 胥 闻 燕 木
    17
    会稽郡
    浙江绍兴
    15
    黄 谢 许 夏 钟 孔 康 顾 贺 庄 覃 骆 阚 虞 钟离
    20
    陇西郡
    甘肃陇西
    14
    李 郑 董 彭 时 禹 米 闵 关 牛 阳 边 辛 艾
    20
    西河郡
    山西汾阳
    14
    林 宋 毛 卜 宰 苟 卓 通 池 靳 相 汲 谷梁 申屠
    20
    齐 郡
    山东淄博
    14
    罗 谭 秦 计 柯 覃 晏 查 宁 海 富 禚 淳于 左丘
    23
    琅琊郡
    山东临沂
    13
    王 徐 云 费 禹 颜 殷 胥 申 符 师 惠 诸葛
    23
    中山郡
    河北定州
    13
    李 王 张 刘 郭 汤 郎 齐 甄 兰 蓝 蔺 焦
    25
    安定郡
    甘肃泾川
    12
    张 黄 胡 梁 程 邓 席 路 蒙 莫 皇甫
    呼延
    25
    弘农郡
    河南三门峡
    12
    刘 宋 杨 冯 谭 成 刁 覃 殷 牧 羊舌
    令狐
    27
    河间郡
    河北献县
    11
    刘 冯 卢 尹 俞 檐 章 莫 詹 邢 沐
    27
    广陵郡
    江苏扬州
    11
    刘 陈 高 萧 肖 代 戴 邹 嵇 荆 於
    27
    下邳郡
    江苏睢宁
    11
    陈 赵 林 叶 余 钱 皮 阙 国 滑 谷梁
    27
    上党郡
    山西长治
    11
    冯 石 苗 鲍 连 樊 包 寇 宿 尚 轩辕
    27
    高阳郡
    河北高阳
    11
    许 余 夏 齐 伏 耿 纪 融 仲孙 公孙
    独孤
    27
    雁门郡
    山西代县
    11
    田 文 童 殷 辛 薄 农 曲 麹 慕容 拓跋
    34
    范阳郡
    河北定兴
    10
    李 张 卢 邹 汤 简 祖 帅 厉 燕
    34
    高平郡
    山东菏泽
    10
    王 张 吴 曹 薛 范 米 巴 瞿 郁
    34
    平原郡
    山东平原
    10
    张 石 陆 常 明 管 帅 师 华 东方
    34
    广平郡
    河北永年
    10
    刘 宋 程 贺 游 贡 屠 焦 濮阳 端木
    34
    丹阳郡
    安徽宣城
    10
    刘 朱 邹 陶 强 杭 甘 申 包
    统计发现郡望总数约为256个,其中被10个以上姓氏视为郡望的地区有38个,而河北清河因有张、傅、付、戴、代、崔、窦、贝、温、聂、汲、房、尚、革、孙、廖、曹、周、檀、靳、孟、盖、卓、隋、樗、且、贵、舒、 路29个姓氏以为郡望,姓氏数量在全国排名中列第六位。
    在全部256个郡望之中,河南郡、京兆郡长期为国都所在,自然望族集中;南阳郡为准国都,太原郡、天水郡为春秋晋国、秦国的发祥地,又是防御西北边患的要冲,在秦汉重视军功的年代郡望数量较多自不待言;在内郡之中,清河郡姓氏郡望数量稍稍领先于汝南郡、渤海郡,居于内郡之首。如果算上郡内姓氏全国影响力的话,清河张、崔、窦的影响力无疑比他郡姓氏更大,大约只有河东的裴、柳、薛可以相抗。
    清河在中华姓氏研究中的地位,从以清河为郡望的各大姓氏当今人口数量中也可管见。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河北清河为郡望的29姓多属大姓,人口相对都比较多,其中张姓8500万人,孙姓2600万人,周姓2500万人,曹姓730万人,傅姓和付姓450万人,戴姓和代姓430万人,崔姓420万人,廖姓420万人,孟姓330万人,温姓190万人,聂姓140万人,路姓105万人,尚姓102万人,舒姓98万人,靳姓88万人,房姓60万人,隋姓46万人,窦姓38人,卓姓36万人,盖姓24.6万人,汲姓、贝姓、檀姓和革姓相对人口较少,各为12—15万人不等。只有贵、樗、且3姓为稀有小姓人口较少。该29姓氏总计人口近1亿7千万,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6%。
    由此可见,河北清河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士族聚合点,清河世家大族的迁播流动对当今全国人口的姓氏分布格局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姓氏文化离不开对清河郡望的研究,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对清河地方历史的研究。
    (二)发源于清河的名门望族
    以清河为郡望的各大姓氏中,有三个姓氏起源于清河,即张氏、贝氏和汲氏。“清河张”驰名天下,是唐代曾被定为“十大国柱”之首的姓氏。贝氏为西周燕召公之后,历史也非常悠久。汲氏有一支源自春秋末期的齐宣公,也以清河为族源地。
    1.张姓张氏的始祖是黄帝时期的挥公,因创制弓矢有功被封在青阳(即今清河县)。相关记载,史料颇丰。秦嘉谟辑《世本?作篇》载“挥作弓,夷牟作矢”,宋忠注曰“挥黄帝臣”。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载“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隋大业年间《隋故贵乡夫人张氏(妙芬)墓志铭并序》载“华胄承姬,挥弧命氏”。唐燕国公张说所撰《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神道碑》载“张祖曰挥,帝轩(轩辕)之胤(后裔),肇勋弦木,锡姓上矣”。诸多文献之中,记载最全面的是成书于金大定年间的《禘祖经?宝卷》,该书是收录宋代之前汉族关于英雄祖先传说最为完善的一部书,其中记载着三则关于姬挥(挥公)的故事:其一,在至今约4700年的时候,炎黄部落联盟和九黎蚩尤部落在冀中平原展开大战,史称“涿鹿之战”。在战争之中,黄帝之子挥创制弓箭,射杀了蚩尤;其二,在部落举行庆功大会时,生性淡然的挥主动要求巡视后山祖庙,恰好遇到犬戎人前来偷袭,挥连发三箭,射断犬戎军大纛,并射杀其一位首领,使犬戎人望风而逃。其三,挥被黄帝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氏,封在青阳,从此张氏子孙开始在青阳的繁衍生息。张氏历代族谱对此也多有记载,较经典的是明嘉靖年间张浚、张士镐率全国各地149位张氏名流所修撰的《张氏统宗世谱》,其中言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主祀弧星,居尹城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
    2.贝姓西汉史游《姓氏急就篇?上》、南朝宋何承天《姓苑》、南朝梁顾野王《玉篇》、清陈廷炜《姓氏考略》等均载“贝氏,出清河贝丘。”清熊峻运《增补姓氏族谱笺释》注云“(贝姓)源于姬姓。周代召康公的旁支子孙,食采于巨野之浿水,后叫郥国,子孙去邑为氏。”清代山东汶上(作者待考)《姬氏志》载“贝姓,系出清河郡,召康公支子食采于巨野之贝水,后为贝国,子孙去邑为贝氏。”贝姓之所以起源于清河,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西周初年,燕侯克封自己的一位庶出兄弟于浿水,建立燕的附庸国——郥国,郥国位置即在今清河县一带。西周中叶,翟姓赤狄族不断东进,危及燕、邢、卫等国,郥国联合邻近的邢国与之抗争,史称“邢侯博戎”[4]。春秋初,“博戎”战争最终失败,郥国为赤狄族中山国所灭,燕国也危在旦夕。后,得齐桓公携管仲救援,郥国贵族才得以存活。由此,郥国贵族入齐,郥国被并入齐国版图。失国后的郥国贵族便以国为姓,称为贝氏。
    3.汲姓汲姓是一个多源流姓氏,其中的一支姜姓汲氏就起源于清河。根据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记载,春秋时齐宣公的裔孙受封于汲邑,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为姓,亦称汲氏。这支汲氏族人尊齐宣公为汲姓的得姓始祖,其最初的封地汲邑在汲水之畔,位于今清河县东。对此,古代姓氏专辑《姓源》记载说“(汲氏)齐大夫采邑,因氏。”[5]《千家姓》记载说“(汲氏)清河族。”[6]因此,明陈士元《姓觽?十四缉》也载“齐大夫采邑,因氏。”因此,姜姓汲氏世代为望族而且居于清河郡,因而天下汲氏多以清河为郡望。
    (三)迁居清河的名门望族
    其余26个姓氏为外来姓氏,并不起源于清河,但因种种原因移居清河后,均发展良好,实现了从普通贵族提升为全国著名望族的华丽转身。因此他们视清河为发家之地,是家族兴盛的起点和基础。
    1.清河窦氏窦姓起自今山东济宁,大约在秦代之前有一支窦姓族人迁入清河,历史上著名汉孝文窦皇后窦漪房就出自该家族[7]。窦氏以良家子入宫,后被赐予代王刘恒,生景帝刘启。窦氏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国计国策的重要参与者,对创造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贡献极大,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两汉时期这支窦氏族人世为高官国戚,声名隆盛,有诗赞曰“窦氏联芳在一门”。
    2.清河崔氏和清河孙氏距今约2200年的秦朝末年,有两支山东豪族为逃避战乱迁于清河,一支是来自山东章丘的崔氏家族,一支是来自山东高青的孙氏家族。崔氏为齐丁公嫡子季子之后,世代为齐国公族。迁至清河的崔氏领头人是崔意如及其长子崔业;曹魏时期清河崔进入兴盛时期,代表人物为曹魏时期的尚书、中尉崔琰及其子晋中书令崔谅。北朝有“第一谋略家”之称的崔浩就出自该家族。自汉及宋,清河崔氏一直位列全国第一等士族。孙氏为田氏别支,兵圣孙武之后,始迁清河的孙氏族长名叫孙通,魏晋时期清河孙氏成为地方望族。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后,中国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出自清河孙氏。
    3.清河温氏、戴氏、房氏、傅氏西汉早期,西汉开国功勋温疥的孙子温何举家迁入清河;几乎同时,一支世居在今河南东北部的戴姓族人也迁居而来;温、戴(代)姓氏从此扎根清河,巧合的是两姓在唐代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形成望族。
    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房雅被任命为清河太守,自此举家迁居清河。清河房氏在南北朝时期成为地方望族,北魏壮武侯、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房法寿一支最为突出。大唐贞观名相房玄龄就出自该支[8]。
    清河傅氏是西汉名将、外交家傅介子的后裔。关于傅氏迁往清河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是东汉汉阳太守傅燮自今甘肃庆阳迁来清河;二是西晋司隶校尉傅咸的后代迁居清河。清河傅氏在南北朝时期成为清河望族。
    4.其他以清河为郡望的名门史载清河廖氏于秦汉间来居清河,唐时成为郡望;清河周氏在东汉时期有宰相周福;廖、周二姓在清河的历史至少有1800年。由于史料缺乏,其余15个姓氏人口迁入清河时间难以详考,成为郡望的时间也不明确,大致推测为汉唐之间。其中革姓于西汉初起源于今河北枣强,聂姓春秋时起源于今山东茌平,起源地距今清河县在50公里以内,由于地域相近,或姓氏起源不久就进入清河。
    二、清河县是古清河郡历史文化的主要承接者
    前文所称“清河望族”中的“清河”,指的是古代清河郡。而清河郡已在中唐后撤销,迄今在历史上消失已经1200多年。清河郡撤销建置后,其文化遗产有个历史共识,就是由今清河县继承。
    (一)清河县在清河郡的历史地位
    “清河郡”以境内有清水流经而得名,最早设置于公元前233年(秦王政十四年)[9],郡治为青阳县,即今天的河北省清河县。从设郡时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有2200多年历史。唐至德二年(757年)撤清河郡建置改设贝州,自此清河郡从历史上消失。从公元前233年初设至公元757年撤销,清河郡还曾屡次改为清河国、甘陵国、贝州、甘陵郡,断断续续前后存世近千年。西汉初清河郡辖清阳、东武城、绎幕、灵、厝、鄃、贝丘、信成、莎题、东阳、信乡、缭、枣强、复阳等14个县[10],其中郡治清阳城及清阳、厝、东武城、信成四县的县治均在今清河县境内[11]。此后,虽然区划名称、辖境范围屡有变化,郡治也累迁于清阳城、甘陵城、清河城、武城、历亭城,但只有唐武德年间的两年郡治所在的历亭城非今清河县区域,其余时间郡治均位于今清河县境内。作郡治时间最长久的是清阳城、甘陵城、清河城,均在100年以上。这表明清河县、清阳县、甘陵县等是古清河郡的核心县份,今清河县境是古清河郡城市建置等级最高、城市设置最密集的地区,是全郡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决定其受承郡文化应该最多。特别是最后甘陵县、清阳县等均并入清河县,更是强化了清河县在清河郡中的历史地位。因此,古今训诂、地理词条多“清河郡,治在青阳县,今清河县地”[12]之类的记载,把元明清时期的清河县(和今清河县大致相同)当作古清河郡的文化遗存地。因此,今天我们所谈起的古清河郡历史风物,除已明确考证不在今清河县境内的外,均可认为是今清河县的历史文化遗产,这符合历史沿革,符合传统认识,也最符合人文情理。
    (二)清河历史和姓氏大族迁徙史的高度契合
    综合29个世家大族定居清河的原因,除史载不详的姓氏之外,大致不外有起源、避难、任职、求进四类原因。去除发源于清河的姓氏,其余26个姓氏进入清河的时间,以秦汉之交、唐代初期最为密集。成为望族的时间,则主要集中在汉、晋、唐三代。这个状况,是和清河县地方历史中人口迁徙、政经发展、城市建置等时间节点是高度契合的。
    清河县是一座有着5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千年古县,其历史发展有一个显著规律就是交通兴百业兴、交通废百业消,它的整个文明史大致分为五期:
    1.上古时期:黄河、清水育文明
    上古时期,华夏文明诞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今清河县一带即滨邻古黄河下游,处于早期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黄帝之子张挥发明弓箭、官封弓正、封国青阳,是今知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由此可知清河的人类文明史起点较早,可以追溯到炎黄时期,和整个中华文明史一样久长!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东向,部分原汇入黄河的水系改注清水[13],使清水成为规模与黄河相当的一道洪流巨川[14]。古人逐水而居,择水而憩,凭藉黄河、清水带来的渔牧、灌溉、交通、险固等天然地利,清河一带以桑蚕养殖业为特点的古代商业率先兴起,并先后兴起甘泉市[15]、郥国、水东城[16]等远古城堡或奴隶王国。正是由于上古文明发达、商业相对兴盛,张姓、贝姓、汲姓才缘此地而发源。
    2.秦汉时期:驰道助力聚英才
    秦统一全国,大修驰道,其中封禅专用的“东方道”,就经过清河[17];西汉时期,南通中原,北达幽州(即今北京)的又一条驰道“幽州道”筑成[18];清河则是两条线路的交汇点。两条古代陆路交通工程大大优化清河的交通条件,强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两汉的清河或封建王国,或建置为州郡,政治地位始终崇高。汉安帝刘祜正是由清河王世子身份登上皇位的。清河的丝织业更是冠绝天下,其产品“清河缣”时为中国北方的顶峰之作,被大量贡赋于朝廷,甚至销往朝鲜。因而清河也是古丝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崔姓、房姓、孙姓、傅姓等名门大族,纷纷向清河一带迁居,逐渐形成郡望。汉魏时期的文学作品《三都赋》《烈女传》《汉武故事》等,对此屡屡提及。
    3.隋唐时期:运河桨声奏华章
    隋大业四年(608年),隋唐大运河开凿,过境清河,为清河又增添一道交通大动脉。据《唐代交通图考》记载至唐朝中后期,清河地区商贾云集,经济发达,出现了三城连珠、连绵十余里的城市群——中间是贝州城,西面是清河城,东面是清阳城。城市群的出现是经济极度发达的表现,当时全国这种城市群只有十个左右[19]。在一千多公里的永济渠岸边,贝州建有黄河以北、幽州以南最大的码头,建有辐射今京津冀晋鲁豫的“天下北库”[20],呈现“万艘龙舸绿丝间”的无边盛况,将清河地区的繁华推向历史的巅峰。
    4.金元以后:没落沉寂九百年
    自北宋末年开始直到近代,由于战争破坏、运河改道、河流泛滥、人口外迁等因素的影响,清河经济出现断崖式急速衰败,从全国最富裕地区沦落成最贫困区之一,城市地位也由州城下降为县城。元代之后,县内除县城外只有油坊、渡口驿等村落因有京杭大运河之利稍微繁华外,其余村庄尽是寒劣。
    5.改革开放:浴火重生新清河
    1973年国道308线贯通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清河县重新拥有了便利交通,迅速重新崛起,地方特色产业日益兴旺,县域经济体量不断创造新高,一度成为中国北方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先后获得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羊绒纺织名城、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中国汽车及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全国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河北省品牌建设强县、河北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河北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中等城市等一系列荣誉。
    回望清河历史,可见从远古到中唐的3500余年,清河县一带经济社会从高起点上持续向上,走出了一个逐步攀高的发展轨迹。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繁荣,清河的繁荣不仅表现在经济、城市的建设方面,更显著的还表现在人文社会方面,文化持续繁荣,人口大量集聚。西汉初即为人口大县[21],东汉末虽经战乱仍是人口密集[22]。东汉末军阀混战、南北朝五胡乱华、隋末农民大起义,一时均造成大量清河士族外逃。但外逃后的“清河族”不忘祖地,往往将暂住地改名为“清河”,致使至今全国有很多地方以“清河”为地名,而且一旦政局稳定“清河族”们还重返迁祖地,回归清河,使清河的繁荣得以持续。以至于从中唐到北宋后期的300余年,清河县经济社会达到历史顶峰,名扬全国。北宋末以后,清河跌入低谷,积弱积贫近900年,人才也大量流失,士族去而不再返。经宋金交兵和元蒙南侵,县内人口更是大量南迁。明初人口仅剩下3000余人,不得不大量接受山西移民。直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清河经济重获新生,人才又现汇聚之势。从清河县的历史发展起伏曲线之中发现,和姓氏望族来聚及迁出的时间节点是十分吻合的。
    三、清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地的原因
    望族的形成是人口汇聚、人才辈出的结果。古人安土重迁,世家大族举家迁徙,是关乎家族命运的首重大事,需要慎之又慎。而历史上的清河县具有突出的经济、政治、交通、文化教育、城市规模与安全等方面的优势,恰恰符合这些世家大族选择定居点的条件。
    (一)古代清河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军事优势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讲:“凡聚众据险者,因欲久支岁月及给养能自足之故,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及有水泉之地。其具备此二者之地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此又自然之理也。”唐代之前的清河正如陈先生所言是集险隘、耕地、水源于一体的天然宝地。从经济上讲清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种植都很发达,三国时期清河有“缣总天下”[23]的美誉。从军事防御上讲清河为战略要冲。它东有浿水(后又改称汲水、屯氏河),西有清水,两河都是长约千里的行水巨川,相间地带北窄南阔,清河正位于由狭窄变开阔的瓶颈之处,地拥两河之利,两河就是两道天险,能有效阻隔来自东西两侧敌军来犯。清河南向为中原腹地,为历代王朝腹心之所在,相对比较安全,是危机时刻清河望族第一逃生选择。浿水、清水两河流经均远,乘舟南撤,非常便利。
    (二)古代清河的交通区位优势
    古代的清河是冀鲁豫的水陆交通枢纽,交通便捷。
    1.水路方面:在上古有“禹河”(后为清河)流经,另有浿水、张甲河等河流,是天然的黄金水道。三国时增挖白沟,隋后又增永济渠。古人大宗货物主要靠水路运输,据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记载,古代长期陆路交通成本高企,百里物资运输的脚直(即运费)为水路交通数十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使用蒸汽机、内燃机的近代方有改观。因此水路交通便利是一个巨大优势,古代清河一带就具备这种优势。流经清河的河流大都水量充沛、稳定,极大地提高了清河地域性交通中心的地位。
    2.陆路方面:清河陆路交通也很发达。西周时期清河已经拥有中原通往海岱地区的车马大道。《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记载张仪奔走游说六国曾多次途径清河,说明战国时期的清河就是齐、赵、燕、晋、卫间的交通要道。秦统一全国后,大修驰道,其中著名的封禅专用驰道——“东方道”就途经清河。秦始皇多次沿此路东巡,甚至最后病死在离清河不足百里的沙丘。西汉时期,又修了一条北联幽州(今北京),南通开封的驰道。光武帝刘秀收服铜马之战就是沿这条路行进。直到北宋时期宋辽双方使节往来,使用的仍是这条道路[24]。
    水陆交汇,使清河成为古代著名的通衢,自然能够吸引人才集聚。
    (三)城市起源早规模大
    清河一带古代文明产生很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上古时期,黄帝封其第五子挥为弓正,“国于青阳”,即今清河。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清河就是炎黄部落联盟重要的聚居地之一。在此后的3000多年里,清河县境内曾先后建起多座城市。据考证历史上先后有清阳、甘陵、信成、东武城、贝州、贝丘、厝城、清河等多座城市坐落在今清河县境内。城市密集,商业繁华,能够为士族提供足够的经济资源,众多名门望族迁居清河与此密不可分。
    唐代的贝州城更是当时中国十大名城之一。唐代大诗人王维有《渡河到清河作》称颂曰:“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唐朝后期至北宋中后期,古清河的城市建设达到历史顶峰,贝州城、清阳城、清河城组合成连片连珠状城市群,气象恢弘,举国罕见。“天下北库”,物资堆如山积,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军械物资储备库,今山西、山东、河北、京津及蒙辽南部、河南东北部、江苏北部的军用粮草、马匹、军械、服装等都要从该库调拨,城市辐射力非常强大。
    (四)清河世家大族的文化优势
    在两汉时期要成为显赫的一姓郡望,除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崇高的政治地位以外,在学术上也要有深厚的底蕴。重视文化教育也是清河各大世家能够长久不衰的一条重要原因。
    1.励志敦学的乡风
    秦汉时期清河临近齐鲁,清河学子在学术上多受业于山东大儒,传承山东儒家学术,从学术承袭关系上归于齐鲁学派。汉初,赵王张耳本人尊贤敬士;辅佐两代赵王的赵相张苍精通易学、律学、天文学、算学;使得清河迅速发展成为地方性学术中心,尤其是以清河张氏最为突出。根据蛟川张氏《传经表—通经表—两汉五经博士考》(花雨楼丛钞)统计,汉代清河张氏儒者有传鲁诗的张长安、张游卿;传伏生《尚书》的张生、张山附;传施氏易学的张禹、京房易学的张鲂等,蔚为大观。深厚的学术底蕴大大提升清河张氏的名望,是清河张氏长盛不衰的智力基础。
    中古时期清河崔氏之所以成为顶级世家大族,也是因为该家族有诗书传家、孝义处世的好门风,传承不绝。清河崔氏曾经涌现过很多苦学励志、敦亲睦友等方面的人物典范,如大器晚成的崔林、读书却敌的崔琦、立身中正的崔劼、昼耕夜诵的崔光等。清河世家子弟为了求学,摩顶放踵四处访求名师。史载东汉崔瑗青年时曾去长安游学;三国时崔琰遍历青、徐等地求学,此等事件不胜枚举,这也说明清河子弟求学的精神已经牢固树立。
    长期的文化积淀使得清河的学术影响闻名天下。西晋时期,南阳士族青年才俊范晷外出求学,没有选择长安或洛阳,而是来到清河求学,后来干脆举家迁到清河[25]。永嘉之乱后,曲阜孔庙破败无人问津,闾里学校废止,儒学传承出现危机。清河人李辽发现这一状况就寻求给予修缮,多方奔走呼告无果后,自费重建曲阜儒学及孔庙[26]。李辽这种不凡之举与清河醇厚儒风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唐代,清河籍宰相崔群安贫乐道,不营私田。时人劝他多置田产,他却说我有门生数十人,个个才学出众,他们都是我“良田”,不需要再去购置田产了[27]。
    在世家大族的影响下,清河乡间崇学重教蔚然成风,成为很适宜做学问的地方,且声名远扬。两晋及隋唐,正史中清河人教子苦学的故事比比皆是;隋唐开科取士后,清河先后走出十一名状元,使清河县成为河北省最大的状元之乡。
    2.私学的兴盛与察举的优势
    中古时期,虽然中央有太学,地方有郡学,但是家学私学仍然非常昌盛。最为有名气的是隋朝太原王氏的王通,号称“河汾门下弟子三千”,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清河崔氏族学也不遑多让,崔林、崔浩、崔籍等人也都是当时顶尖的学者。清河张氏在术数方面全国领先,有张子信、张邱建等杰出的学者。另外,清河房氏、温氏等家族也是名儒辈出。
    汉代开始实行察举制,直到唐代中叶官员举荐仍然是重要的选官途径。在这种情况下世家大族拥有强大的举荐话语权,族中子弟出仕的非常多,地方也因此而受益。因此构成盘根错节的广泛人脉关系,形成相互提挈的政治同盟。清河世家大族云集,高官显宦众多,在推荐人才方面有相当的便利。曹魏时期有清河人王经,先是因家庭原因擅离职守[28],后在对蜀国作战中惨败[29],但在同乡司空崔林的提携下,不但没有被追责,而且不断升迁,最后竟当上了尚书;唐朝大诗人杜甫的母族为清河崔氏,在出身清河房氏的宰相房琯举荐下,被朝廷任命为左拾遗;类似事例不胜枚举。从两晋到唐末,清河累计走出近30位宰相,五品以上大员遍布朝廷及州郡地方,载入史册的官员数多量大,难以尽述。
    优越的自然环境,便捷的区位交通,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得清河能够吸引更多的世家大族迁徙到此,成为中国姓氏郡望最多的城市之一。
    四、结语
    清河是上古华夏先民重要的活动中心,文明的起点比较高,文明史比较久长,悠久的历史必然伴生璀璨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非常夺人眼目。作为29个姓氏的郡望之地,清河曾经聚合了大量盛极一时的风云家族,是中华姓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方热土,在中华姓氏文化殿堂里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研究好清河姓氏文化,对全面了解中华姓氏文化大有裨益。
    在习近平同志领导的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不断的发掘、弘扬,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研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传统姓氏文化包涵着中国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缘,包含着对血缘、家风、美德、国家兴旺的追寻,至今仍深受人民群众认可,也被当今社会普遍接受。清河在中国传统姓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拥有深厚的姓氏文化资源,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不可低估的。

    作者简介:
    李靖,清河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清河县志》主编、《清河年鉴》主编,河北省地方志系统专家库成员、《河北省志·审计志(1979——2005)》聘任主编、邢台市地方志专家、邢台市地方志学会副会长。曾主编出版《清河县志(1979——2005)》、《清河县旧志全集校注》(中华书局)、《沉梦遗香:品读清河历史与民俗》等书籍,2010年曾被评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个人。
    参考文献:
    [1]张省会:《张氏源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第17页。
    [2]唐敦煌本《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一卷并序》。
    [3]巫声惠:《中华姓氏大典》,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929页。
    [4]西周青铜器《臣谏簋》的铭文。
    [5]明陈士元《姓觽?十四缉》。
    [6]明陈士元《姓觽?十四缉》。
    [7]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史记·外戚世家》载“窦太后,赵之清河观 津人也。”又载“吕太后时,窦姬以良家子入宫侍太后……窦姬家在清河,欲如赵近家……宦者忘 之,误置其籍代伍中……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
    [8]唐魏征、颜师古等《隋书·房彦谦传》。
    [9]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文史》杂志,2006年第1期。
    [10]东汉班固等《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清河郡》。
    [11]明秦民悦《广平府志?沿革封建》。
    [12]明翁相、陈棐《广平府志?沿革》。
    [13]谭其骧:《海河系的形成与发展》,发表于1986年《历史地理》。
    [14]《战国策·齐策一·苏秦说齐王》《战国策·赵策二·苏秦说赵王》《战国策·赵策二·张仪说赵 王》《史记·张仪列传》均有载。
    [15]民国版《清河县志·沿革》。
    [1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九下·清河》。
    [17]王纯、姜时表、李梁:《河北公路史》,人民日报社出版,1987年12月。内容见第45页。
    [18]王纯、姜时表、李梁:《河北公路史》,人民日报社出版,1987年12月。内容见第48页。
    [19]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五卷河东河北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655页载“贝州东 南近临永济渠,都市东西直径盖十里以上,郭下置清河、清阳两县。地当水路要冲,户口众多, 都市繁 荣……。”第1656页载“唐代府州治所郭下置两县者……除西北东三都外,唯汴、郓、 魏、贝、幽、 扬、苏、越、福九州及河中、成都两府而已,以其户口众多,都市繁荣也。而 魏贝相接,相距不过二百一十里,尤为特例。”
    [20]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列传七十八?颜真卿》载“清河,西邻也,有江淮租布备北军,号‘天下北库’。计其积,足以三平原之有;士卒,可以二平原之众。”
    [21]东汉班固等《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清河郡》。
    [22]晋陈寿《三国志》载“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 万众……。’”
    [23]晋左思《三都赋?魏都赋》。
    [24]青山定雄:《栗棘庵所藏之舆地图》,《东洋学报》第37卷第4号,日本昭和三十年。文中载“知 宋辽国信使道,正即唐之滑、魏、贝、冀、瀛、莫州通幽州道也。”
    [25]唐房玄龄、褚遂良等《晋书·列传六十·范晷》。
    [26]梁沈约《宋书·志第四·礼一》。
    [27]唐李冗《独异志·卷下》。
    [28]西晋郭颁《魏晋世语》载“经字彦纬,初为江夏太守。大将军曹爽附绢二十匹令交市于吴,经不发 书,弃官归。”
    [29]西晋陈寿《三国志》载“时维等将数万人至枹罕,趣狄道……经与维战,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 城,余皆奔散。”
    张氏一家亲
    家谱 | 祖训 | 名望
    文化 | 精神 | 古迹
    一亿大张氏家人
    自己的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