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诗歌鉴赏8大规律,小学到高中老师都适用!-语文一起学

    周梦晗诗歌鉴赏8大规律,小学到高中老师都适用!-语文一起学

    周梦晗语文一起学将跟随语文系统班的进度,每天发布语文学科的课堂笔记。免费直播地址请在文末领取~
    复习句子修辞请戳→:最常考的8个句子修辞讲解,重点一个也不放过!
    友情提示:本文干货满满,先转发保存好以防丢失哦~


    分析诗歌形象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形象?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人物形象/景象/物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一)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鉴赏这类形象时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诗人的背景。
    ◆人物形象类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有以下三步:
    ①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
    ②结合诗句中相关的语句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的特征,概括时应忠于原文,不可臆造。
    ③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写这首诗时,当时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诗歌。
    诗歌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
    通过对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的向往。
    委婉含蓄的表明了自己对生命时代的强烈渴望。表达了忧愁苦闷、抑郁不得志的惆怅之情。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分析“陆鸿渐”这一形象,可按照上述的三个步骤来做答:
    ?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问尘世的隐士形象。
    ?一是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陆鸿渐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衬托出陆鸿渐的高雅不俗,远离尘俗,崇尚隐逸;
    ?二是后两句,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表明他又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高人。

    鉴赏诗歌的意象
    1.月亮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被赋予了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3.梅花 :被寄寓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 :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所象征着坚贞\保持高洁的品质。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5.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如:《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6.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7.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如: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温庭筠《菩萨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9.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0.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后来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
    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1.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高。
    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2.长亭:送别之意。
    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3.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4.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1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牛峤《感恩多》)
    一、分析诗歌形象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二)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专业用语: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优美迷人,清新明丽,宁静恬淡,
    ?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慷慨激昂,雄奇瑰丽 恢弘高远 浩瀚辽阔 博大新奇
    ?清远含蓄 宁静幽深 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
    ?空蒙迷茫 苍凉悲壮
    ?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
    ◆答题步骤:
    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宁静美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游月陂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3分)
    A.此诗描绘了一派宁静幽雅、静谧幽静的秋季景象。
    B.诗人描绘了秋日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
    C.表达了诗人因眼前景象而产生的闲适、随遇而安、不计得失的淡泊情怀。

    表达技巧
    (一)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么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什么效果?
    (二)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艺术手法。【什么】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为什么】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怎么样】
    (三)解答分析
    艺术手法分为: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构思四类




    ◆常用的表达手法:
    1.抒情: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
    2.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 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 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
    3.烘托: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 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 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
    4.抑扬: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5.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 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 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6.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 无病呻吟的“闲愁”, 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 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7.比兴: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 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 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8.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 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 重重阻隔之中。 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 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9.互文:是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中的“主人”、“客”兼及“下马”和“在船”。
    10.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将视觉中的“红杏”与听觉和视觉中的蜂蝶在花丛中起舞,嗡嗡嘤嘤的声音沟通了,因此,用“闹”将春天的景物写活了。这里将视觉与听觉沟通的情景。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问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诗人分明也有些醉意了。


    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答题步骤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什么】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为什么】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怎么样】
    3.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题: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江 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简练生动,富有生活气息。“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语言特色类:
    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
    凄凉、缠绵、积极、消极、朴素、自然、冲淡、工丽、直率、清幽、洗练
    委婉含蓄、慷慨悲壮、哀怨凄婉、雄浑奔放、绮丽香艳、清新自然、
    瑰丽奇特、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
    悲壮苍凉、严谨细腻、形象生动、明白晓畅、朦胧隐晦、婉转缠绵、
    简练生动、朴实无华、多用口语等

    分析炼字炼意
    1.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什么】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是什么】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么样】

    一词领全诗
    1.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答题步骤
    ?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题:“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思想情感分析
    1.提问方式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
    ?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2.答题步骤
    ?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什么】
    ?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是什么】
    ?抒发什么情感【怎么样】
    3.解答分析
    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 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
    ? 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问题: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思想情感主旨类: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
    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惜春悲秋、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相知相思、别恨离愁、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 忆友怀旧、
    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
    寄情山水、热爱自然、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
    闲适愉悦、遭贬激愤、表现哲理、感奋振作、激励友人等

    诗歌比较评价
    1.提问方式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2.答题步骤
    ?认真审题
    ?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问题: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答:同意,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补充归纳
    一、按诗歌体裁分类:
    (一)咏史诗
    1.借古讽今,抒发对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世不重用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批评。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二)边塞诗
    1.表达的情感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气魄雄浑、慷慨悲凉。
    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三)山水田园诗
    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2.表现了古代诗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四)离别诗
    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结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2.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3.情深意长的勉励。
    4.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
    二、按诗歌情感分类:
    (一)忧国忧民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离乱的痛苦。
    3.同情人民的疾苦。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2.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
    4.山河沦丧的痛苦。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2.思亲念友。
    3.边关思乡。
    4.闺中怀人。
    (四)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讽今的情怀。
    4.青春易逝的伤感。
    死记硬背进步慢
    来听课打破迷茫
    基础精讲免费直播
    直播时间:5月14日19:00-21:15
    课程:写作
    h听课地址:一起考教师app→福利→17蹭直播-教师招聘笔试→语文-基础精讲

    PS:回放课、配套教材、小灶课、班群刷题服务仅语文系统班学员免费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