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晗诗词鉴赏中的五种手法,一篇全get!-高中生的日常

    周梦晗诗词鉴赏中的五种手法,一篇全get!-高中生的日常

    周梦晗
    比喻,比拟,用典,见景抒情,融情于景……这……这....到底怎么样才能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呢?
    小伙伴们是不是在学习古诗词鉴赏的道路上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呢?
    想要梳理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古诗词鉴赏的手法到底有什么

    今天分享给小伙伴的,
    是高考中出题频率最高的五种修辞手法啦~
    诗词的修辞手法
    01比喻
    【1】定义: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在古典诗歌中,“象”这个字很少出现,而是用“似”或者干脆不用比喻词。
    【2】作用: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易于理解接受。
    【3】分类:高中阶段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例子>
    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小贴士: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5.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析】这首诗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02比拟
    【1】定义:把事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2】作用:赋予事物以人性,生动形象,增加了感染力
    <例子>
    一.拟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欲断魂。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 声。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上面的“相识、偷、恨、回首”都是人的思想、感情、动作或是部位。赋予事物以人性。所以说是拟人。
    小贴士:分析时就要说诗人把人的什么动作神态、思想感情赋予了物,把拟人的那个关键点说明白说清楚。
    总结一下:(当遇到拟人时,应该是这样的)诗人将人的动作|感情|思想赋予……(物),表现了(突出了)……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举两个完整的例子来说明
    在古诗词鉴赏中怎么应用这些手法呢~
    <例子>
    1.“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析】诗人将“相识、偷开、翻”一系列人的动作赋予“南风”,将其描写成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的亲切喜爱之情。
    2.“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析】诗人将挤挤挨挨的荷叶写成是都满含怨恨而倚靠着,一阵风来,被风吹起的荷叶是回头背风而立的一个个满含幽怨的人。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虽有抱负却受到排挤,出为外官,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
    小贴士:
    1.拟人与比喻的问题
    拟人是直接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这样如果是比作人的话,那就是比喻而不是拟人了。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大家可以把“犹似坠楼人”和“槛菊愁烟兰泣露”比较一下,一个是像......的人,一个是直接让物来“愁”来“哭”,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当然,比喻还是有明显的“似、如”这样的比喻词的,这也是区别的主要标志。
    2.拟人与动作词
    学了拟人,大家容易把所有动词都认作是人的动作,其实很多动作并不是专门描写人的,因此就有了一种拟人扩大化的问题。突出事物的动态本来就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法,不一定是拟人。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里的“去、回、放、吹、蘸”都是一般的动词,并非人专有,当然有的还是很形象传神,这恰恰也是我们分析的重点,这就是以后推送中介绍的炼字题。
    二、拟物:
    把人当物写: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人群涌了上来。
    把物当物写: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拟物比较不常见,但是也要了解知道。
    小技巧:拟人和拟物统称为比拟,答题的时候不管是拟人或者拟物,只需答比拟即可
    03借代
    【1】定义:用相关的事物代替另一个要表达的事物。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专名代泛称。
    【2】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突出特点。
    【3】类别:
    1.部分代整体:
    孤帆一片日边来。
    (帆代指船)樯橹灰飞烟灭。(樯橹本是桅杆、船桨,代指战船)
    2.具体代抽象: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用具体的丝竹代指抽象的音乐)
    3.特征代本体:
    路边走来一群红领巾。
    (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4.专名代泛称: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杜康代指酒)
    一般来说,借代就是为了强调某些特定事物局部、特征或者代表,从而使人或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有时还会寄托诗人相应的思想感情。
    <例子>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簪缨本是官帽上的装饰代指高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衣冠代士大夫官员,冕旒是礼帽代指皇帝)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乐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代叶、花)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鸭绿代湖水,鹅黄代柳枝)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乱红代花)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黄代黄色的猎狗,苍代苍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粉黛代用脂粉和黛的妃嫔)
    小贴士: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很难将两者区别开来。下面介绍简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
    04夸张
    【1】定义:对事物的形象、数量、性质、程度等等,进行夸大(也有缩小的,但以夸大为多)
    【2】作用:强调特点,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3】分类:夸大缩小数字,性状夸大或缩小,做不可能之事。
    <例子>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华岳低。
    (眼泪再多也不可能流到黄河里使河水都溢出来。)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一场雨再大,狂风阴云的也不可能覆盖整个东南地区的大江大湖。)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朝廷的处罚再严厉再急迫也不可能早晨呈上奏章,傍晚就下了命令贬谪。)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再高兴也不可能一下子喝三百杯酒。)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才思再敏捷也不可能一下子作出上千首诗来。)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再想借酒浇愁,也不可能还没有喝,酒就变成了泪。)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数字的夸大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性状的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做不可能的事
    05对偶
    【1】定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子>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
    2.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作用:语言简练,整齐对称,意义集中含蓄音节整齐、富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学语文,关注【高考语文宝典(ID:yuwenbaodian)】
    语文知识点归纳、高分作文技巧
    人物作文素材、高考诗词解析
    名家美文共赏、哲理名言和学习陪读建议
    扎扎实实,关注绝对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