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考研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糖塑-读档

    【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糖塑-读档
    点击标题下「读档」可快速关注
    2015年,天门糖塑与孝感雕花剪纸、潜江皮影雕刻、黄梅挑花、阳新布贴、通山木雕一起被评为湖北最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天门糖塑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民间文化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透过糖塑可以找到历史的印记和民间艺术鲜活的血脉。
    历史沿革
    “六年五水淹,一望无有边,地处的水齐树颠璀璨者弓勒姆,高处的水上墙尖”。旧时,北京工业大学考研论坛这里人多地少,地势低洼,汛期常闹水灾。为了谋生,人们被迫在外流浪学艺,学成后又回乡发展,糖塑由此发展起来。位于天门东南部滨湖地区的小板、马湾、杨林、干一等乡镇糖塑艺人居多上海裸拍门,其中尤以小板镇杨姓最甚白马寺膏药。
    天门糖塑俗称糖人一品王妃,源于旧时祭祀用的“糖供”。旧时,祭祀是极为隆重的大事。祭天地、祭祖先、祭鬼神等都要用到上好的供品娇妻十八岁,“糖供”就是其中一种。近代民间艺人都认同天门糖塑由祭祀用的“糖供”演化而来。祭祀的“糖供”在民国时期已退居次要位置,但“糖供”的做法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逐渐演化成寓意吉祥的一种象征。

    在“破四旧”的年月,糖塑曾一度销声匿迹。随着改革开放,糖塑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据1985年的相关资料统计开心推,当时仅小板镇就有糖塑艺人30余人。有些高手做的糖塑甚至要预先付款,几天后才可取货,有些外出跑场子的艺人收入颇丰。
    1987年,天门糖塑作品的模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首届中国艺术节展出,电视片《湖北民间美术》中记录了天门艺人做糖塑的实况,在中央台播出,反响很大。天门糖塑作品被编入《民间美术》,入选小学《美术》课本。2000年以来,天门糖塑艺人还多次受邀参加海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2005年6月,天门糖塑被天门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以天门糖塑艺人杨志谱为主角的《天门糖塑》专题片。
    制艺过程
    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调入红蓝黑等色素,根据需要可以调出数十种不同的颜色,然后借助剪刀、小梳、小篾刀等工具及竹片、弹簧、石膏粉等辅助材料,经由艺人吹拉搓扯捏压剪等技艺塑制成型。
    1.制作麦芽糖降妖罗汉。天门糖塑所用的麦芽糖是米、麦、粟或玉米等粮食经发酵制成的。

    麦芽糖制作过程

    糖塑担子
    2、化糖、吹造。糖塑是文雅一点的叫法,按照艺人自己的说法叫“气憨子”郑英镇,以便和“水盘子”(用小勺子舀糖在石板上浇出各种图案造型的艺人)相区别欢乐农家。区别就在“气”上。制作糖人时汪侠,给铁皮制化糖槽加热,让麦芽糖加热变软妖逆门,挖出一坨来蘸石膏粉挤成糖臼,捏成一个气袋,拉出一根气管,艺人朝里面吹气,手指不停地拉、扯、揪、捏,气袋在艺人手中不断旋转变化,不一会,一件活灵活现的作品就产生了。
    3、塑造。天门糖塑的制作手法区别于其他的地方的在于,除了“吹”外,还增加“塑造”的成分,如搓、捏、团、挑、揉、按、压、擦、拨、画等。“塑”搭桥过河,讲究的是结构和色彩。

    塑造工具

    辅助工具
    动植物类一般采用“吹”,人物类一般采用“塑”。除了小作品采用单一技巧外,大作品都要“吹”“塑”结合,“吹”出来的泡子形体大,可作基座,“塑”出来的器件有细节,二者可以优势互补。

    4.营生方式。在旧时,糖塑艺人通过以物易糖、售卖、上门做糖供、对赌等方式营生,其中对赌就是与客人用转轮盘、摸点子、过五关、扯牌九等方式来决定糖塑作品的归属和价格,运气好的客人可以低价赢得大作品,若输了,便需付钱。有时为了招徕回头客,艺人也会送几件便宜的略作安慰。

    轮盘
    艺术特色
    天门糖塑题材广泛,寓意丰富。数百种名目的糖塑作品多以褒忠义、寓吉祥、避邪恶为内容,是历代世俗文化的沉淀。主要特征表现在:
    1.造型夸张、拙朴简洁。天门糖塑的造型注重力度,讲究“热闹”,既注意“吹”出大的体重,又注意“塑”出丰富的细节。线条概括简练,形象稚拙质朴。人物塑造上借鉴民间传说和戏曲形象,服饰、发髻仍保留明清时期的模样。

    2.色彩浓郁和谐。化糖槽有本色糖(黄褐色)、红色、绿色、黑色四种糖料,根据需要将这些色调和成数十种复色。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对于颜色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如黄色只能皇家使用,而天门糖塑的本色是黄褐色,在古代可能丰富了百姓色彩,但由于本色调不出蓝色、紫色等,因此又增加了红绿黑三色。颜色随有限,组合却无限。糖塑作品红绿作配,穿插黑黄,浓艳深沉江角真纪子,非常醒目。艺人们多采用一色为主,另三色为辅,色彩主次分明且和谐。

    3.肌理变化无穷。在糖塑中,艺人们会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色彩上的多色糅合叠加祖国你好简谱,二是塑制上的木梳压印,然后再经过拉扯揉搓和重复压印中机六院,这样附件变化万千的肌理与主体吹成的光滑表面就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丰富的肌理效果。

    4.巧用弹簧。弹簧应用在雕塑中,在西方直到现代才出现,在糖塑中却早已出现。凤的翅、鱼的鳍、狮的耳、龙口的火珠,甚至五彩的祥云、武将头上的雉尾都装上弹簧,黄子珈稍有“风吹草动”,这些部件就会振动,从而使得作品生动起来。

    保护与传承
    曾几何时,天门每逢春节、元宵及戏场、庙会、婚庆等民俗文化活动,都可以看到糖塑艺人的身影和他们塑造的糖人作品,这些作品使人感受到浓浓的节庆氛围。而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天门城乡街头再难觅“糖人”摊子了敲猪。糖塑的性质、销售方式、制作方式都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了,糖塑艺人的收入大不如前,糖塑艺人急剧减少。糖塑老艺人们年事已高,而年轻一辈已少有继承这一传统技艺,天门糖塑传承前景堪忧。
    为此,天门市群艺馆牵头开展了一系列抢救性记录和传承性保护措施。从2005年起,“让甜蜜代代相传”为主题的保护行动启动曹青莞,十几年来,通过“传帮带”,天门糖塑艺人队伍得到了稳定。2012年以来,群艺馆每年利用20天的时间,集中艺人制作作品,既是抢救性拍摄需要,也是为了促进艺人们学习和交流。2015年,天门还举办了首届天门糖塑培训班,对十几个青少年系统地培训果多美。近几年艺人们还参加了海内外的各类展演活动,经过各级媒体多方位的宣传也吸引了许多年青人的关注和学习热情。天门糖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方抢救,将会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内涵,进一步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天门市档案局
    图片提供:天门市群艺馆


    湖北省档案馆“读档”公众号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