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西游降魔篇【露营旅游】新业态、新发展-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

    【露营旅游】新业态、新发展-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

    露营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经久不衰的时尚,是大众旅游度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刚刚兴起,还属于新兴业态,发展潜力巨大。在旅游供给侧改革、发展全域旅游的政策背景下,如何突破制约露营旅游发展的瓶颈快乐的跳吧,找到发展新业态的新办法,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对策,抛砖引玉。
    一、露营旅游发展现状
    露营(camping)是指离开常驻居所,在营地的帐篷、房车、木屋等临时设施中停留过夜的活动。
    (一)国外现状
    露营旅游在欧美国家已经发展得较成熟。营地[1]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旅游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露营旅游已经深入大众,是重要的户外休闲度假方式,甚至成为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随着近年来高级木屋(upscale cabins)体验、豪华房车(luxury RVs)旅行、奢华露营(glamping)等露营形式的快速发展,露营作为一种“廉价旅游”的时代已经过去[2]。
    1.美国
    美国有组织的露营旅游萌芽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3],是全球最大的露营旅游市场。2015年,全美营地数超过2万家[4],露营年产值超过500亿美元[5]。2016年,美国房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6],露营量达到7,486万夜[7]。美国的国有营地和私有营地几乎各占一半[8],国有营地大部分定位于国家、州立公园和公路沿途的基础设施、公共性产品,一般提供基础的服务和休闲设施;私有营地的规模、风格各异瀚海星云,产品多元化,很大一部分中小型营地为家庭经营。部分营地也常常发展成为产品多元化的综合性营地,甚至发展成1,000个以上营位、具有综合设施配套的大型房车特色小镇(Campground Towns)[9],成为旅游目的地。美国虽然已经有了美国露营地公司(KOA)、千路公司(Thousand Trail)等露营旅游连锁企业,但营地产业聚集度仍然不够高,2012年美国前50家最大的私营露营企业,仅贡献了产业25%的收入[10]。
    2.欧洲
    由于欧盟国家之间公民来往互免签证,车辆免办通关,欧洲发展成为继美国后的第二大露营旅游市场。2015年美篇电脑版,欧洲房车保有量超过554万辆[11]。在欧洲,1/6的旅游过夜是在营地中发生的[12]。欧洲营地的一大特点是营地与健康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根据欧洲Alan Rogers旅游营销公司2011年发布的《101家欧洲最好的水疗(SPA)&康体营地》[13],其中40%的营地都提供桑拿、按摩、泳池、美容、健身、按摩缸蠢蛋进化论浴(jacuzzi)等产品,并综合伴有各种洗浴、足部保养、音乐理疗等健康产品。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露营旅游也发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14]。2010年,澳大利亚营地数量已经达到2,167个[15]。2012年,露营年产值规模超过12亿美元[16]。2013年,营地贡献了50%的国内旅游过夜床位[17]。2016年,澳大利亚房车保有量突破61万辆[18]。澳大利亚露营旅游产品主要针对家庭度假(包括周末、圣诞节、复活节等节假日)、往返式工作人员(temporary itinerant workers)、季节性迁徙露营(seasonaldwelling)三大市场。
    (二)国内现状
    我国露营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期。房车露营旅游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电影《不见不散》为大众知晓[19]。近年来露营旅游是在旅游业深入发展、自驾游普及的背景下兴起的。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已突破40亿人次[20],2017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突破2亿辆,私家车突破1.5亿辆[21],自驾车成为旅游出行的主要交通选择[22]。自驾游客更倾向去远离污染和喧嚣、自然环境优良、产品和服务有特色、不那么拥挤的度假地,和家人朋友自由的旅游、舒适的旅游、回归自然的旅游虱尔乐。在这些需求与动机的驱动下,露营旅游快速增长。市场对满足露营旅游中途休息、休闲、补给、娱乐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部分临近景区和大城市的营地已经成为节假日露营度假的目的地。但是,全国经营中的营地较少,房车保有量也远远低于全球主要露营旅游市场,露营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度假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严重不匹配。
    国家政策方面,从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开始,涉及到露营旅游的次数越来越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对发展露营旅游新业态提出了要求,特别是2016年国家旅游局等十一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发展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的具体要求。
    二、我国露营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瓶颈有待进一步打通
    由于土地价格过高,露营旅游企业都愿意卖房车、卖装备、做工程——哪怕市场很小也愿意——不愿意开发营地,因为土地贵,开发营地难以盈利;反过来,营地太少,房车上牌上路难,又制约了房车和户外装备保有量。以上几个方面形成一个循环,周星驰西游降魔篇似乎是一个“悖论”,成为发展露营旅游的瓶颈,也是露营旅游商业模式培养的主要障碍新活素。
    (二)营地产品开发较为粗放
    部分地方将营地仅仅开发成以“营地式房车”为概念的住宿设施,这给自驾旅游者造成一种印象,即营地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住宿设施而已,产品单一,吸引力不足,配套不完善接客帝,如此,反过来又影响了营地吸引游客消费。个别企业还把营地作为变相的“小产权房”和“长租房”开发[23],这样无疑会把露营旅游带入歧途。
    (三)消费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引导
    露营旅游在我国刚刚兴起,房车还没有成为大众旅游出行交通方式,亲密接触自然的营地休闲度假生活方式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消费习惯和生态文化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引导。
    三、对策与建议
    营地产品是公共产品还是盈利性产品?将营地开发成为旅游目的地还是作为配套基础设施?营地与现有景区及全域的功能如何衔接平娃三宝?露营旅游与度假村、农家乐、民宿、特色小镇等产品特色如何区别?在新的时代,需要在对这些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路。
    (一)将驿站型营地纳入旅游基础设施
    位于旅游目的地入口区、旅游景区内部核心节点、旅游线路沿途的营地环境友好、开发强度小、季节性强,一般规模不大,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其功能上是为游客提供基础服务,不图功能全面,也难以单独盈利[24],但这类营地具有正外部性。结合欧美营地开发的经验,建议将这类驿站型营地定位为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正外部性,实现营地功能突破。
    1.定位为目的地入口服务区或内部服务节点
    以往旅游景区和目的地核心开发区大规模开发传统的宾馆酒店等项目,不但影响景观和环境,而且“旺季吃不下,淡季闲置多”,造成资源的浪费纳斯卡地画,重投资下的旅游项目经营压力也大。后来很多旅游景区投入大量资金把酒店和很多旅游项目放到景区外,又带来了景区“空心化”,由于设施和产品的空间安排,造成了旅游者停留时间短,当天来了就走,景区留不住游客,以及空间上游客量冷热不均等问题。将营地定位为景区入口服务区或景区内部的服务节点,不但有利于优化“时间-空间-产品”规划与开发,延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张瑶萱丰富景点和区域旅游内涵,还可以缓解现有旅游设施由于季节性、空间安排等原因造成的服务压力,让营地成为景区和全域空间容量优化的天然调节器。
    2.定位为旅游公路服务区或沿途景观节点
    在重点高速公路、旅游公路沿线、风景道,将营地定位于自驾车、房车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提供旅行休息休闲,车辆维修保养、租赁共享,信息化支持等补给服务,把营地打造成为环境友好、景观优良、投资较轻的旅游服务平台和景观节点。
    (二)加大目的地型营地产品和业态创新
    对于大城市周边、旅游景区或度假区群附近的中、大型营地,具备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条件,其业态和产品开发则成为项目经营成败的关键。营地与一般观光景区相比,应更强调生态度假、户外运动等功能;与一般农家乐或民宿产品相比,应更强调野趣和与自然融合的特点;与一般度假酒店、度假村相比,应更强调自助性、参与性体验;与一般旅游古镇、城市公园相比,应更强调在原生态的环境中车随人行的自由与便捷。具有这样的特性,也使得营地除了遵循一般旅游项目开发的规律和要求之外,还可以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好满足游客逃离日常、回归自然、恢复身心、家庭交流、社会交际、户外健康、栖息过冬、猎奇探险等需求,成为满足游客中短期休闲度假或长期居住的目的地。具体产品项目除结合具体项目的综合条件取舍之外,营地开发体验式住宿、慢悠化交通、全感官餐饮、户外运动、健康养生、亲子活动、乡土创意、航空元素融入、体育赛事活动都是建议考虑的方向。
    关于业态发展,从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来看华燕驾校,单一的旅游产品往往难以满足综合的旅游消费需求,建议鼓励营地产品与现有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以实现商业上的成功和持续开发。除营地和一般景区融合之外,营地和其他业态融合,形成如“营地+特色小镇”“营地+城市/郊野公园”“营地+农家乐/民宿”“营地+主题公园”“营地+通用航空”等混合业态模式。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
    充分利用我国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完善相关政策。在驿站型营地土地供应方面,应充分考虑其季节性和临时性特征,放宽供地条件,只要不固化地面,应充分利用林地和草地等农用地、未利用地开发营地,除利用旅游景区存量土地外,考虑划拨、集体土地流转等多样化的供地方式;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在营地项目开发管理政策方面,应按驿站型营地和目的地型营地的不同定位,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机制,制定项目化的供地、立项、报建、办理营业证照政策标准,确保营地开发政策落地顺畅;在信贷方面,对于营地的支持基金和投资引导资金应更有针对性,审批发放更便捷;在税费方面,应充分考虑营地的公共产品特征,予以税收减免或补贴;另外,房车驾驶证制度、拖挂房车挂牌、房车上路政策等,应该加大力度推动落地。
    (四)完善营地标准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引导作用,相关标准不应仅仅立足于综合性的目的地型的营地,应同时考虑作为基础设施的驿站型营地标准;逐步建立与营地产品和业态属性相吻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分级分类管理标准体系;对于影响当前营地建设和运营的消防等具体标准应尽快明确,建议按临时住宿点、草场、林地等类别分区明确消防验收标准和细则,其中自驾车、房车、帐篷露营区等区域作为临时性住宿区域且近室外,便于疏散,有别于普通的固定建筑或旅馆建筑,不宜笼统的将其归结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的“民用建筑”,应充分考虑经济原则会泽吧,按照满员人流和占地面积等维度,主要采用户外距离控制、分区隔离的办法,合理利用自来水管网、灌溉系统和河湖水系等自然条件,明确营地的消防验收细则。
    (五)加大生态露营旅游习惯的培养
    学习国外类似“童子军”(Boy Scouts)的组织老女再嫁,促进青少年个人发展及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做合格的公民,担负社会责任;借鉴美国很多小学把露营与野外生存训练纳入教育课程,平时亲近自然,战时保存生命;借鉴德国很多幼儿园把孩子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户外和田园,而不是一味安排在室内教室。笔者认为,我们也应该从娃娃抓起,把露营旅游纳入青少年教育体系、研学旅游体系,营造浓厚的生态旅游文化。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新业态,露营旅游面临新发展机遇,制约其发展的政策因素正在打通,笔者认为,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特色旅游功能区、旅游风景道、特色旅游目的地、“一带一路”沿线的露营旅游开发将提速,新的赢利模式也将随着土地财政的松绑而逐渐形成,围绕房车、露营度假的产业链将逐步培育,有潜力形成产值百亿级的规模。在营地功能定位、产业链打造、业态与产品创新、配套支持政策、标准体系方面实现突破的地方和企业,将引领中国露营旅游发展傅延龄。
    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
    由中关村智慧旅游创新协会发起,特邀行业顶级学术专家及产业领军人物为核心组建“旅游创业创新研究院”,为旅游行业创业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战分享,为营造创业创新环境,提供创业创新建议及服务,助推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重要使命。